第八十三章 名妓師師!(第1/2 頁)
夜裡,韋小寶耐不住寂寞便又遊蕩在東京街頭,尋了一處酒樓望著熱鬧的汴河喝酒。
旁邊一桌客人卻聊起了大宋天子趙佶的風流韻事。
正當此時,東京有兩個名妓李師師、趙元奴,而這李師師、道君天子趙佶、大才子周邦彥最近三角戀愛的事情傳的東京滿城風雨。
且說這名妓李師師,師師的父親是汴京東二廂永慶坊染局的染匠,名叫王寅。
王寅祖祖輩輩以染布為生,趕上太平年間,生意興隆,財源茂盛。
可是,王寅非但沒有興高采烈,反而眉頭不展,唉聲嘆氣,原來他年過四十而膝下無子。
夫婦二人求神拜佛,燒香叩頭,也許是神佛受了感動,不久,王夫人便喜結珠胎。
可是,產下一個女嬰後,王夫人卻因血崩而死,為了苦命的孩子,王寅強嚥淚水,既當爹又當娘。
這孩子也特別奇怪,很少啼哭,而且特別好喂,一頓能喝一大杯豆漿。
孩子百日之後,王寅按風俗抱她到寺廟去記名。
方丈見女孩非常乖巧,大為欣喜,對王寅說:
“此女非同凡常,堪為佛門弟子,你要悉心餵養。”
王寅點頭稱是。當時習慣,凡是佛門弟子,都稱為師,為了表示親切,王寅稱女兒為師師。
誰知在師師四歲時,王寅因得罪了潑皮牛二,他到官府誣告王寅,衙役想趁機敲詐幾個錢,遂把王寅逮捕入獄。
王寅拒不行賄,衙役美夢成空,用大刑把他折磨致死。可憐師師,四歲便成為孤兒。
再說王寅染房附近有一家青樓,生意十分蕭條。
老鴇姓李,人稱李姥,李姥年輕時曾紅火過一陣,可眼下已是年老色衰,沒有梧桐樹,難招金鳳凰。
王寅屈死之後,李姥眼珠一轉,王家的女兒天生麗質,聰慧可人,十年後定是個楚楚動人的大美人,於是她將師師領回家,改姓叫李師師。
為了調教她,李姥不惜重金,請人教她唱歌跳舞,下棋作畫,吟詩寫賦。
真是工夫不負有心人,幾年來,李師師技藝大進,人也出落成一個婀娜多姿的漂亮姑娘。
當然,李姥始終未忘初衷,到十六歲上,便逼著李師師開始掛牌接客。
京城裡早就盛傳李師師色藝俱佳,這一亮相,訊息不脛而走,一向門庭冷落的青樓一下子車水馬龍,京師裡的達官貴人趨之若騖。
李姥盡十年之功,終於得到一棵搖錢樹!
不過,李師師接客卻不同於一般青樓女子,必須由她挑客人,而不能由客人挑她。
起初,李姥怨她不諳世事,太過心高氣傲。
師師對慕名而來的客人從不過分熱情,輕易不出閨房,出來了也只略坐片刻便走,對誰也沒表現出太多的興趣。
可是,事情卻偏是奇怪,越是得不到的東西,人們越是想弄到手,風流客們越是想得到她的青睞,來得更勤,出的錢更多。
李師師這一“欲擒故縱”的高招,使白花花的銀子流入李姥的腰包,令她這個老牌青樓女自嘆不如,真不愧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不出多少日子,李師師就成了青樓名妓!
宋徽宗在帝王之林中,也是以好色見稱,即位伊始即遍選美女入宮,終日擁嬌抱豔。
可是,儘管後宮三千佳麗,畢竟不如到市井尋花問柳來得暢快,這使他的滿腔浪漫情懷倍感壓抑。
好在他是當今天子,宮牆絕不會成為他的行動障礙。
李師師的芳名,自然早已有人報入他的耳中。
一天夜裡,月明星稀,和風習習,道君天子裝扮成富商模樣,帶著最得寵的太監張迪,穿街過巷,來到李姥的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