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第1/4 頁)
華陽大長公主見得這孫媳婦兒果真是個歡喜的模樣,便讚賞一回:&rdo;你倒是個好的!&ldo;吩咐貼身丫環滿月:&ldo;將我那套鑲紅寶的芍藥花的金頭面拿來給二奶奶,那還是我年輕時候戴過的,只後來年紀大了就收起來了,上面的紅寶還是從波斯國進貢而來。&ldo;這算是補償受委屈的孫媳婦兒。
當初她還想著,大理寺卿家的姑娘端莊穩重,配她家這個性子跳脫的孫兒,說不得就能督促的秦少宗上進。哪知道適得其反,二孫兒聽不得勸告,竟然愈加的不上進。
許氏只生了一個閨女,若是這通房能一舉得男,抱到她房裡養著,倒也算不錯。&rdo;這胎不拘男女,生下來都是你的孩兒,她一個通房只要安守本份,府裡也少不了她一口吃的。只她若是生出些不該有的心思,那府裡就容不得她了!&ldo;華陽大長公主雖對著孫媳婦慈眉善目,只這句話出來,許氏心裡便跟得了定海神針一樣,再不怕了。
丈夫不著家不要緊,只要老祖宗向著她,婆婆自來也不找她的麻煩,這日子尚且過得。
秦少宗在洛陽有了喜事,劉保便代寫了家書派人送往長安去,許氏收到信一夜輾轉反側,還是她房裡的奶嬤嬤勸她:&rdo;不過是個通房,難道還能越過奶奶去。若是生個哥兒,還是奶奶要抱過來養著,至於那丫頭,一身一體俱是奶奶的,還不是由得奶奶發落?&ldo;許氏垂淚,&rdo;我這是沒得生兒子的命,才要抱個通房丫頭生的來養……&rdo;送子娘娘她不知道拜了多少回,成親這些年也不知道往寺裡添了多少香油錢,還是沒得音信。
奶嬤嬤心裡暗暗愁苦:這世上就沒有女人一個人生孩子的。二爺自來不喜奶奶勸他,不喜歡往正房裡來睡,二奶奶如何生得出孩子來?&rdo;二爺這個年紀,就連二太太都不肯勸說兒子,奶奶再瞧著二爺荒唐又如何?勸了他也不聽,反而將夫妻情份給磨沒了。不如這次二爺回來之後,奶奶就別勸他了,攏了他回房,奶奶好歹自己也懷一個。就算是抱了通房丫頭生的,可到底跟奶奶不親的。&ldo;許氏這幾年受丈夫冷遇,這會兒聽得通房丫頭有孕,總算是想通了。&rdo;待他回來,我必不再多說一句,就隨他去吧。&ldo;年少時倒還盼著能得個上進的夫婿,紅袖添香夜讀書,也算是閨中之趣,如今想來,不過少年痴想,此生無望。
夏家人舉家回城的時候,就得著了訊息,寒向藍竟然真的進了秦府,聽說還是賣了身做了通房丫頭的。
夏南天氣的拍桌,&rdo;糊塗!好好的良民不做,非要做人奴僕!&ldo;得虧這不是他養的閨女,不然得氣的吐血。
夏芍藥勸他兩句,他還唸叨一回:&ldo;阿藍小時候瞧著也是活潑可愛的,怎的你姑姑就將她養成了這般模樣,既無廉恥,眼皮子又淺,一肚子歪念頭,不肯好好嫁人過日子,以後……就看她的造化了!&rdo;碰著個厚道些的主子,還能保得命在。若是碰上個心狠些的,去母留子,將她發賣了天南海北,哪裡還能再找回來?
更有那起子宅門裡的陰私事,生孩子的時候弄個大出血,孩子倒是保住 ,做孃的一條小命就交待了。
他世情通透,經見的多了,從外甥女兒如今的處境思來想去,竟然沒一條好的出路,最後只能撂開了手,是福是禍,隨她去掙命罷。
倒是夏南星那邊這次再沒上門鬧騰,還算安靜。
夏南天父女卻是不知,自寒向藍被逼賣身進了秦府,她便病倒了,發了幾日的燒,燒的滿身火炭一般,睡裡夢裡只喊著寒向藍的名字。
這閨女可是她的心尖子,忽被人摘了去,心上受不住可不就發起病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