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第1/4 頁)
不過這二人都見識過夏芍藥的能力,倒覺得她理應被捧在掌心呵護。
嘲笑夏景行,只是向他表達不滿而已。
大家如今都形單影隻,獨夏景行過起了雙宿雙棲的日子,怎不令人嫉妒呢?
夏芍藥既等到了夏景行,一時半刻便不肯離開,只道眼前局勢大好,收復其餘幾州只是遲早的事兒,她在大齊國土上好好的,何懼遼人?
夏景行原本是想派人護送她回洛陽的,等在床榻上聽得她撒嬌,&ldo;夫君,我捨不得你嘛~~~&rdo;骨頭都蘇了,原則全拋在了腦後,哪裡還記得起自己當初是想著堅決要將她送回去的。
夏芍藥便在應州留下來了。
蕭玉音落在了燕王手裡,燕王便覺得私藏也帶不來利益,索性派人往遼人佔領的朔州城內傳話,措詞十分客氣,道是他的人在糙原上遊蕩,沒想到碰上了遼後,便做了回好人,將遼後帶回了應州,只這一路辛苦,總要遼軍向他們付些辛苦費,才好將遼後還給他們。
同時送出去的,還有給聖人的奏摺,將夏景行與趙六帶著人從遼人上京城擄了遼後回來的事情講明,聖人見得這奏章,只有歡喜的,還催太子,&ldo;王將軍周將軍出兵這許多日子,怎的半點音訊沒有?連個奏摺也無。&rdo;
太子回去之後便親自派人前往燕雲十六州給這二人傳信,問問遼後被擄的細節。
哪知道王光周同接到太子派人送來的信,頓時傻了眼。
&ldo;怎麼可能?燕王竟然派人將遼後擄了來?&rdo;
他們也是頭一次知道這訊息,竟然還是從太子傳來的信裡知道的。
錯過了最佳與燕王會合的時間,又與耶律德光膠峙在了幽州城,這會兒太子催著他們上書給聖人,王光只覺得老臉都沒地兒擱了,&ldo;……這奏摺怎麼寫?難道寫咱們出兵以來,折損五萬兵馬,只幹了一件事,那就是與遼人在幽州死磕?&rdo;
周同也早後悔了,要是知道燕王能夠這麼快收複數州,那是無論如何也要帶兵前去襄助的,到時候他們也算立得一份大功勞,幸不辱沒了此次出兵。
現在是燕王裝糊塗,假裝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他們也不好腆著臉湊到燕王面前去搶功,何況與耶律德光對峙,攻城戰打了不知道多少次,每一回都能損失折將,越啃不下幽州這塊硬骨頭,王光與周同心裡便愈發憋著一口氣,一定要將幽州打下來,好歹也算是他們的頭一份功勞。到時候回朝,也能說得響嘴,不致於被御史咬的滿頭包。
二人商議許久,還是覺得這奏摺不好寫……實在是沒什麼可寫之處。
難道還要他們將折損多少人馬寫上去?!
最終王光與周同的奏摺還是沒寫,這使得太子在東宮猜來猜去都不得要領,又有王同的閨女吹枕頭風,&ldo;……不知道是不是燕王殿下壓制著父親,不讓他隨便往長安城遞奏摺?&rdo;太子便覺得很有道理。
燕王收復各州迅速,難道不是援軍襄助之故?
好個蕭恪,只顧著培養自己的心腹,夏景行擄了個遼後回來,便要請功,怎的援軍做了些什麼,他通不肯報一句呢?可不是嫉妒賢能,心胸狹窄之輩?!
太子心裡將燕王不知道掂量了多少次,總覺得這個弟弟是白養了,竟然是個餵不熟的白眼狼,不知道站在他這邊,時機一旦成熟便開始給自己的人撈好處。
懷著這樣的心情,當聖人提出要封賞夏景行與趙六,還要嘉獎前鋒營與斥候營,卻被太子阻止了。
&ldo;如今戰局還未穩定,誰也不知道往後戰事會如何呢,父皇不如等三弟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