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第1/3 頁)
即便與你坐的近,你也不會想到他們是會餓到吃人剩飯的。
最後說清朝是有家店賣這樣的的包子,不過我忘記名字了。康熙知道還提了字。
嗯,總想再文中表達些自己的想法,寫的不好,請小天使們見諒。
本來想寫輕鬆些的,但是好像跑偏了,覺得解釋一下能好些吧,似乎更偏了。
謝謝一直看文的大家,聽我絮叨
第一百三十七回
137
望江樓裡史菲兒想走而走不得,被皇帝佬兒按著細問如何能讓這百姓更富足, 不將這肉食視為奢侈之物。
史菲兒斟酌了一番才開口道:&ldo;如今天下太平, 普通人家的生活較之前自然是強過百倍, 只要不遇到旱澇災荒,若是家中再勤奮上進些, 這衣食應是無憂。這也多虧了仁君主政,方得如此。&rdo;這話自然是用來拍馬屁的,因兩桌之間屏風相隔。史菲兒也瞧不見對方的表情, 也不知這馬屁有沒有拍對。也只好先宏觀地戴戴高帽。
&ldo;不過依著老嫗所見, 從衣食無憂到富足安康卻不是太易, 因這天下人便有天下人的心思,每個對著富足安康四字都有不同了悟。此事也不敢妄言, 此事還要看這天下的君主對這富足安康是何定義?&rdo;
&ldo;你這便是扯遠了, 不過是飯友閒聊罷了。不必在意許多, 不如我且問問你, 你認為這何為富足安康?&rdo;
史菲兒聽言道:&ldo;若是依老嫗看來倒是簡單。若是這一年下來的用於吃食上的銀錢算下來不到一半便就是富足安康了。畢竟民以食為天,這飯食為生存之本。若一年到頭勞苦所得也僅夠填飽肚子, 也不過是衣食尚足。若是手中還有餘錢置辦些家業, 這來年收穫更豐長此以往日子自然越來越好些。&rdo;
史菲兒思來想去覺得還是將恩格爾係數簡單演繹一番講給其聽, 畢竟這個最好理解也最好考量。現在百姓是啥情況用這個一算一眼就能明白也不用多說。
&ldo;哦, 這個演算法倒是有趣。老六你給我記下。&rdo;
&ldo;是, 兒子記住了。&rdo;
史菲兒聽二人如此說也鬆了口氣,看樣子這個皇帝佬兒還是個比較關心百姓疾苦的。可轉念又一想,廢話, 他的江山他的子民,這本就是他分內的事,但凡正常的皇帝有哪個不希望自己子民日子過得好的?錢多了才好收稅嘛,自己才更逍遙自在!而且若是太窮吃不飽飯可是給皇帝自己找麻煩呢!
&ldo;飯友還有何方法,不如一起說說,今日倒是難得遇見個聊得來又有趣的。&rdo;
這話說的讓史菲兒直翻白眼,心裡暗道我現在就只想回家啊,一點也不想聊天。可這皇帝發話自己又不能不接,想了想又道:&ldo;旁的事我也知之甚少,不過想起一事可與您說解說解。就拿這望江樓來打比方,這店中有的菜品不是每日都有的,有些單獨表明每月不過是初一十五才有。細問才知是食材難得。這食材難得細追溯源起來卻因這供給者少。供給者少便因這種植或養殖少。如此這菜倒是想吃有錢卻也沒地方買去。&rdo;史菲兒頓頓道:&ldo;例如這樓主的一道五香驢肉便是如此。時而有時而無的。想來也對,尋常人家驢馬乃是農家腳力,誰捨得殺了吃肉。可哪日後單有人專門養殖僅供肉食,自然就不同了。這供的多了,價格也就降了。此事雖是簡單一事,但這理可廣了推去,物多自然價廉。&rdo;
史菲兒也不敢說得太多,畢竟自己也才是第一次與這皇帝打交道,說話的分寸實在難拿,況且別的也不敢一下子說出來,畢竟言多錯多,萬一那句話惹惱了,可真是吃不了兜著走了。還是小心為妙最好,更何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