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第1/2 頁)
卓玉山一聽妹妹說這個,虎著臉說:&ldo;這事跟你沒關係,你不用管。&rdo;
卓玉婷氣哼哼地把點心摔到桌子上,摔得點心碎了不少,&ldo;咱爸媽就算做得不對,你還能一輩子不搭理他們,真不知道你咋想的,氣死我了,我走了!&rdo;
第26章
卓玉山和父母有矛盾,還得從往事說起, 主要是跟卓家大家長卓文華有關。
卓文華自小聰明, 還是卓家的獨生子,父母很看重他, 即便家裡不算富裕, 還是咬牙供他上出學。
卓文華到了結婚年齡,父母給他找了楊秋菊這個鄉下姑娘為老婆,因為兩人八字比較合,父母堅持讓卓文華娶了楊秋菊。當時卓文華沒有遇到心愛的姑娘,就奉父母之命去娶了楊秋菊,兩人生下第一個兒子, 叫卓玉山,卓玉山這名字是卓文華老爹取的名。
有了第一個孫子之後, 卓文華父母先後因病去世。因為卓文華一直在市裡工作,平時都是楊秋菊侍奉公婆。也就是父母彌留之際, 卓文華才回來操辦父母的喪事。
父母過世後,卓文華照常在市裡上班,然後沒多久他被調任到其他城市,認識了一個俊俏的姑娘柳茜, 兩人在工作接觸中互有好感。
結果可想而知,卓文華不顧別人的想法和看法, 特意到老家跟楊秋菊離了婚,把家裡的房子、存款、地都留給楊秋菊,回頭又娶了柳茜。然後兩人生了卓家老二‐‐卓玉川。可惜好景不長, 柳茜坐月子時非得洗澡,很快不幸得病死了,那時卓玉川還沒出滿月呢。
這可怎麼辦,卓家在村裡本來就是獨門獨戶,也沒多少親戚來往。卓文華還在外地工作,根本照顧不了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他沒法子了,只能帶孩子回老家,交給他的前妻楊秋菊照顧。
之後,卓文華和楊秋菊復婚,之後還有了卓玉航和卓玉婷兩個孩子。
讓卓玉山滿懷怨念的是,從父母那裡受到的不公平對待,當然,主要是母親楊秋菊的偏心對待。
比如說小時候吧,卓玉山和卓玉川差兩歲,五六歲的時候不能指望卓玉山多懂事,但是他那時已經看出他媽偏心來。因為家裡但凡有點好吃的,他媽多是留給弟弟卓玉川吃,要麼多分給玉川點。
那年頭農村人重視糧食,而小孩子則特別重視好吃的東西,但凡有點好吃的,恨不能一下子扒拉到自己嘴裡吃個夠。因為卓文華在市裡上班,偶爾會給家裡弄點好吃的定西回來,比如點心、糖果。再說他吃供應糧,會把玉米麵等粗糧帶到城裡吃,把白麵省給家裡兩個兒子吃。
而楊秋菊呢,就是個傻實在的女人,生怕別人說她對抱回來的卓玉川不好,特別偏心卓玉川。比如說家裡蒸了白麵饅頭,先繼著卓玉川吃,有時不夠吃了,肯定會有卓玉川的,卓玉山只能吃拉嗓子的粗糧窩頭;還有家裡有了點心糖果,卓玉山只能偶爾吃一次,而他看到他媽偷偷留給二弟吃。
那時卓玉山還不知道玉川弟弟不是和他一個媽生的,只以為他媽偏心弟弟。
楊秋菊是有了好名聲只是苦了自己的大兒子。
卓玉山懂事了,才知道二弟是外面的女人生的,跟他不是一個媽。私下他質問他媽:&ldo;他都不是你親兒子,你為啥還向著玉川?&rdo;
楊秋菊面對氣憤的親兒子,能說什麼,她只能解釋:&ldo;玉山,你不懂,媽對他好點,你爸才對你好。&rdo;
卓玉山當然不懂,他爸是親爸,能對他不好嗎?為啥他媽對玉川好,他爸才對他好?打那卓玉山死死認定,他媽就是偏心二弟卓玉川。
其實楊秋菊是怕卓文華再拋棄她和兒子。那個年代,離婚的女人帶個孩子日子不好過,即便是卓文華把家裡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