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第1/3 頁)
康熙帶來的這許多后妃,也就宜妃和宣嬪能夠在面前多說幾句,貴妃鈕祜祿氏和敏嬪章佳氏都是小心謹慎的人,從來不會隨意出頭和得罪人,聽了宜妃和宣嬪的話,只有奉承附和,絕對不會多說半個字的。
衛琳琅向來入不得太后的眼,也習慣了在一邊做隱形人,不管太后看她的眼神如何,都是一副榮寵不驚的笑模樣。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康熙又十分看重衛琳琅,既然敢把人往這裡帶,那就是不怕人知道自己給了衛琳琅母子私房,就是太后也無權過問,因為牽涉到康熙,太后也眼不見為淨,只丟下衛琳琅和別人說話。
康熙一大早起來就帶著來請安的兒子們並烏力吉和眾隨侍官員們一起,去了胤禩的莊子巡查,胤禩的莊子雖然是新近購置不到一年,但是因為是老莊稼地,胤禩購進之後只是進行了一番規劃,修了一條寬廣的大路和若干小路,又新修了水渠若干,引來泉水灌溉土地。
因為胤禩比農人捨得投資,牛馬也提供充足,對佃戶們也寬厚,佃戶們知道胤禩的身份,工作起來也不敢隨意糊弄,為了能夠在胤禩這裡長期工作,更是用了十二分的心思去打理莊稼,因此,胤禩的莊稼地裡的莊稼看著比周遭的農田裡的作物格外的茂盛。
康熙欣慰的看著綠油油的麥苗,笑呵呵的問烏力吉道:&ldo;你可別把地裡的麥苗當韭菜割了回去包餃子吃了。&rdo;
烏力吉撇撇嘴道:&ldo;皇阿瑪別笑話我這個,我小時候就認得麥苗和韭菜了。&rdo;
一應官員們面面相視,沒有想到康熙得道明君居然帶著女兒參觀巡查,不過看看幾位皇子們見怪不怪的表情,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都裝作沒有看見。
康熙叫來胤禩問道:&ldo;你說說看,為何你的土地裡的莊稼長的看上去比旁邊的莊稼好上許多。&rdo;
胤禩上前一步,先給康熙行禮,康熙叫免之後才道:&ldo;兒子也沒有做什麼,只是讓人給地裡多上了一些農家肥,引來泉水,不讓土地乾涸,吩咐農人們勤加照看而已。&rdo;
康熙詫異道;&ldo;只如此簡單,何為農家肥。&rdo;後面的官員也有懂得土地耕種的,自然也看得出來兩塊相鄰土地的肥沃差別,聽到康熙問胤禩的話忙豎起耳朵,聽個端詳。
胤禩忙道:&ldo;其實很簡單,就是收集了人,牛,馬,羊等動物的糞便,和一些柴糙漚埋在一起,經常翻動,讓它們充分發酵,等到熟透了,在散到地裡,土地就會肥沃起來,土地一肥沃,莊稼自然就會長的好些。&rdo;
康熙對百業都有涉獵,精通的只是帝王之道,其它的諸如種地等,多是和一些老農民交流得來,再就是些書面知識,動手的次數很少。他自然也提說過一些土地貧瘠之語,也知道一些農民會撿來人畜的糞便來種莊稼,但是極少聽說有這麼好的效果。
於是追問道:&ldo;朕以前倒是知道不少農人漚制肥料的方法,你的和他們的有何不同?&rdo;
胤禩答道:&ldo;其實工序基本一樣,只是兒子讓他們多給肥料澆水,促進它們更易漚爛,又多翻動了幾次,讓它們爛的更勻一些,最後又細細的篩過,免得有沒有漚透的進了地裡,會燒壞莊稼,因此漚制這些肥料需要的時間更久,需要的人力更多一些。&rdo;還是衛琳琅告訴胤禩的這一套農家肥漚制方法,胤禩從小到大從衛琳琅那裡學了許多亂七八糟的東西,所以也見怪不怪的就用了。
康熙點頭,一般的農戶們可沒有這個時間和條件來弄著看似簡單的&ldo;農家肥&rdo;,不過好在這東西成本不大,只要莊稼收成見長,以後推廣起來也容易,康熙看向皇子們後面的官員,問道;&ldo;你們可有什麼問題要問?&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