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第1/2 頁)
當他們打聽到黃賽月的事情,知道黃賽月被刑拘,怕被連累惹麻煩,一家人灰溜溜地回了江市。
這趟南城之行,半點好處沒有沾到。他們在怨恨韓數同時,更多的是把怨氣撒在黃賽月的身上。
於是不到一天的功夫,江市幾乎能知道的人都知道黃家的丫頭在南城偷東西,被派出所給抓了。最後傳來傳去,事情越來越嚴重,說什麼的都有。說偷東西的,還有說賣那啥的,總之黃賽月的名聲徹底臭了。
馮蓮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連夜趕到南城,兩個星期之後才見到女兒。
一說家鄉的那些謠言,黃賽月差點暈過去。
她怨白露不善後,又在那二十萬面前低下了頭。等她回到江市後,才發現比想像的還要嚴重。因為她走到哪裡都有人指指點點。
得了二十萬,母女倆少不得要顯擺一下。穿金戴銀的招搖過市,更加印證了她在南城賣了啥的謠言,把母女倆氣得半死。
這些事情,全部和韓數無關。
韓數又恢復了往常那樣的生活,畫畫圖紙養養胎。直到趙時律告訴她米愛花的下落,她心裡的平靜重新被打破。
終於知道那個女人的下落,她的心情特別的複雜。沒有興奮沒有雀躍,也沒想像中的怨恨,有的只有悵然若失。
怔神了好大一會兒,她才輕聲地問道:&ldo;她在哪裡?&rdo;
&ldo;在安城。&rdo;
第59章 相見
兩天後, 他們到達安城。
安城比南城自然是要落後許多, 離得不算太遠, 可也不近。無論是建築還是城市面貌,都不如南城那麼繁華, 那麼有活力。
在這樣的城市,生活是悠閒許多的。
他們就站在一條街的商店旁邊, 看著街的對面。說是街,實在是有些抬舉,此處是城鄉結合部, 店面都是一些很簡易的鐵皮房, 一共有兩排,類似街道。
不遠處是工地, 可以看得見揚起的塵土還有高高的塔吊。附近的房子都比較老舊,生活著最普通的市民,而且大多都不是什麼有錢人。
對面那排店面的靠左邊第三家,是一家賣餛飩包子的小店。
經營小店的是一對夫妻, 男的大約五六十歲, 飽經風霜的臉, 憨厚老實的長相,還有一條並不靈活的腿。女的長得要好看許多, 也要年輕一些。
不過, 臉上的愁苦刻得滿滿的,很難想像年輕時曾是一位以美揚名的女人。大鍋的蓋子揭開時,熱騰騰的水氣氤氳, 朦朧了她的五官。
這一刻,依然有些美感。
兩口子一個負責下餛飩,一個負責端包子兼收錢。至始至都沒的半分鐘的清閒,一直忙到近十一點鐘,客人才慢慢少起來。
那女的開始一邊收拾桌子,一邊趁機吃了兩個包子。那男人也一邊吃著包子,一邊清洗著鍋灶,兩人時不時地說上兩句,應該都是些家常的話。
這是一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夫妻,過著普通的日子,為了生計做著底層的小生意。在他們身上能看到平凡人勞作多年的痕跡,也能看到為生活所迫的那種辛苦。
韓數很認真地看著那個女人,不錯過對方臉上的任何表情。
她想從對方的身上看出一些別人口中傳言的樣子。可是她怎麼看,也很難想像不遠處的女人是男人們嘴裡水性揚花、勾三搭四的女人。
那幹活的動作是那麼的嫻熟和麻利,就算是站得有些遠,也能看到對方雙手的粗糙。還有那臉上的風霜,一看就是被生活磨礪過的。
這個女人真的是自己的生母嗎?
真的是那個她從小到大聽到別人議論的風流女人嗎?
她試圖想找出自己和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