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第1/2 頁)
邊上圍著個抱著小碗,碗裡放著小半碗炸小魚的小孩兒們,也是津津有味。
蕭略一抬眼,就見著宋問整個人都是柔和的,微眯著眼,渾身舒展著,像宮裡在牆頭上曬夠了太陽伸懶腰的貓。許是覺到他的視線,宋問偏頭回望,眼底、渾身都是溫和的笑。
蕭略舉著酒碗,忽然覺得胸口空了一塊。
兵不見刃,已是裙下枯骨。
第54章
次日一早, 薄陽初臨大地, 少原縣縣令帶著一幫著工匠上門。裡頭還混跡了三個縣裡的舉人、秀才,當然這些都是宋問同窗。
平溪村已經定下第一架水車就在溪流中央一個較大的下水塘裡建造, 正好是下水的位置,有一定的落水,剛好能推動水車轉動,省了人力。
工部研究水車圖紙,覺得人力灌溉對宋問那種室內種地, 小面積的田地確實十分好,莊子上用用也可行, 但對村裡大面積的田地不太好。於是他們多番研究,造出了能利用水流下落,來帶動水車旋轉的水車。故而水車推廣一事,朝廷才遲遲沒動作, 就是因為研究這事, 耽擱了!
定了建造地點, 里正安排了村裡的壯勞力去砍了竹子回來,運過去。村裡的木匠也早早過去守著, 將竹子按要求先幫著處理了。少原縣令帶來的工匠們一到地方,先看圖紙, 然後由兩位員外郎帶著造一架水車。
造水車那邊一切有序開展,宋家院子裡卻有些尷尬。
跟著少原縣令來了三個據說是原身同窗,兩個秀才、一個舉人。宋問翻了翻原身的記憶,發現對這三人毫無影響, 最多也就是知道與他們在一個地方讀過書。
這三人倒是熱情,送了筆墨紙硯為禮,貴重不貴重,宋問還真不知道。他穿來之後,除了那本在京時常放在懷裡的辭官奏摺是自己寫的,其餘的都有秦溫如代勞,他還真沒怎麼寫過字。
送禮也是有心,宋問好生寒暄了幾句,依著大理朝讀書人時常會聊的,多問了幾句他們日後是否還考試的話。
那舉人一拍大腿道:「哎呀,你們瞧我,金科狀元就在眼前,我等竟然還捨近求遠,去隔壁麗縣求學。功課上有何不明其意的,問宋兄豈不是更合適。」
這會兒宋大人三個字直接改口成了宋兄。
兩個秀才倒是想多讀幾年書,不急著去考試,故而沒舉人那般急,也就賠著笑了幾聲,不搭話。
宋問是回鄉來推廣水車的,可不是做先生的,何況與眼前三人比起來,他算是胸無點墨的那個,當下推辭道:「恐怕你還要去麗縣一趟,請個先生指點才行。不曾與你們提及,我在京城出了點事,摔壞了腦袋。十年寒窗,算是白讀了。」
說著他似模似樣,哭笑著搖了搖頭。
「怎麼會?」舉人不信,驚訝問說。
宋問道:「你們不在京城,不知這事也是尋常。天意弄人吧,幸得皇上恩典,命宮中太醫為了每七日看診一次,只可惜太醫也沒尋出好的治病方子,只能姑且將養著。」
有皇帝撐著場子,舉人也不再懷疑。幾人又是長籲短嘆一番,多是感慨。
宋問覺得當初自己裝失憶,簡直是神來之筆,這病是哪裡需要往哪裡搬,為他省了不少事啊!
今日本就安排了不少事,他們來迴繞著說話,宋問實在懶得打發。正好隔壁幾個村的里正由平溪村裡正帶著過來,他忙上去迎了。
平橋村裡正是個面目嚴肅的老頭子,說話直接道:「宋大人,我老頭子也沒旁的要說的,大人一心記掛百姓,是百姓福氣。只平溪村楊梅林看著不多,但加上桃子、杏子等等,要是都釀酒,那最後酒出來數目就不少了。要再加上我們幾個村裡,那就更多了。宋大人一心為我們村子著想,沒道理最後我們賺了宋大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