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第1/2 頁)
那一通吹,恨不得化身宋吹!
旁的朝臣都替他們臉紅。
皇帝本也沒想不答應,蕭略去了,戰功赫赫,有個宋問去分些注意,到時候蕭略身上的注意就能少幾分,這點皇帝十分贊成,當即就點了頭,讓人給宋問下旨,命他前往困城推廣水車和室內種植。
那幾位化身宋問吹的朝臣紛紛點頭,誇讚皇帝聖明,心下卻是鬆了一口氣,可把這禍水縣令遠遠弄出去了!
下了朝,皇帝還是沒等到郭上請求面聖。
而盯著將軍府的傳回訊息來,道是郭上見了苟頭,然後將軍府上下都在收拾行李,看樣子是預備整個將軍府的人都要趕往困城。
皇帝繼續等。
卻是又過了兩日,還是誰都沒去見皇帝!
更有訊息傳回來,苟頭已經帶著將軍府上下,還有這兩日備下的幾馬車糧草,已經準備出城。
皇帝總算是坐不住了,直接出宮去追苟頭,出了京城,在城外又追了十多里地,總算是追上了人。
苟頭戲謔道:「皇上是來為我等送行的吧?不用了,快回吧。我等還要加緊趕路,蕭將軍獨身守困城,可不一定能守住。」
這話十分諷刺了,大理朝兵豐馬富,而困城之戰竟然是由蕭略一人守城。
皇帝沉下臉來:「苟頭,你以為朕當真不會取了你的狗頭嗎?」
當然不!
苟頭識相著呢,轉而望著皇帝嘆氣說:「皇上可知先帝為何選了你為帝?」不等皇帝回答,他繼續道,「因你能聽取臣下之言,得用的能護著。遠的不說,近的長安縣令宋問便是一個。宋大人規矩差,也膽大妄為,但他得用,皇上便對他寬和,也不搶他水車首造之功,讓他親自推行,日後史冊上也定有他的名姓。」
苟頭嘆氣說:「先帝曾言,皇帝不必自身出色,知人善任這一點,親王不及你!」
皇帝已是多年不曾聽人提起先帝了,騎在馬上,面色也有些動容。
苟頭再問:「皇上可知為何先帝要給將軍免死金牌?」
皇帝面色一冷。
是的,不是他要放過蕭略,不過是得知蕭略有先帝免死金牌護身,加上太后有心為親王留下最後一條血脈,他做做面子罷了。
可惜當初饒了蕭略一命,竟讓他在軍中如魚得水,連大理朝都仰賴他的赫赫戰功。鄭正彪那個蠢貨、飯桶,一點用都沒有!
苟頭道:「因皇帝你與太后,早晚容不下將軍。」
苟頭是親王府出來的,從小跟在蕭略身邊,沒少跟著混在先帝跟前,對這些舊事也最是清楚。太后當初要留親王血脈,也不過是看蕭略孤兒一人,又年幼。如今蕭略成了大將軍,戰功在外,太后可親近?也沒有的。
皇帝和太后都太重權了,多於親情。不止是蕭略,還有公主一事也是。
郭上回京,這兩日苟頭也不止是收拾行李,也多打探了一番宮裡的動靜,卻得知公主自縊了——就是當初太后隨手說要給宋問賜婚的那位。
起因還是在困城之戰,皇帝連番收到困城戰事告急的摺子,明知鄭正彪不可靠,但朝中武將皆老,而其他幾處邊關鎮守將領卻不能動,能用的只有被調回來的蕭略。皇帝卻是為了不讓蕭略回到困城,妄圖和親。
困城戰事拖得其實久了,公主被太后隨口「賜婚」宋問,她便知道了點關於自己可能被和親的訊息,故而出宮尋宋問。她那日要是真的被指給了宋問,倒是有命活。
可惜……
公主對宋問和蕭略許是抱著成就之心,沒提半句自身之事,果斷回宮。等和親之事正式傳到她宮裡,自縊了。但宮裡瞞得死,這事宮內宮外沒人知道。
而曾,先帝有言:絕不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