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第1/2 頁)
兩人坐在長方形餐桌的兩端,隔著不遠不近的距離。
窗邊是美麗的帝都城,耳邊是顧銘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播放的音樂,眼前是被灼灼燈影映的十分柔和的臉。
&ldo;合口味嗎?&rdo;
顧銘注意著寧桐的神色,因為光線很暗,他看不太真切,但寧桐搖頭的動作他還是注意到了。
&ldo;相較西餐,我更喜歡中餐,或者是一些具有地方性特色的菜餚。&rdo;寧桐如實說完,又添了一句:&ldo;不過西餐也可以。&rdo;
寧桐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她意識到顧銘是動真格的在追求自己,而捫心自問,她其實是願意給顧銘機會的。
但顧銘對她的瞭解又能有多少呢?
僅限於微信上文字的交流,僅有的幾次碰面?
這完全不夠,必須要讓顧銘知道自己是個怎樣的人,知道雙方的生活環境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顧銘願意接受現在的她,而不是想改變她,讓她妥協遷就他,這才有進一步的可能。
聽見這話,顧銘自責自己竟然沒有考慮到寧桐會喜歡吃什麼菜餚。
請女孩子吃飯,顧銘潛意識裡的第一選擇便是西餐,在他看來西餐最有氛圍,可卻忽略了最關鍵的點。
顧銘緊張地站起來,&ldo;抱歉,桐桐我沒能考慮周全,不喜歡的話別吃了,我們換其他的。&rdo;
寧桐看見顧銘略顯慌張的神色,忽然覺得顧銘有些可愛。
那種青澀的,慌張的反應,與他的穿著完全不符,像一個做錯事的孩子。
&ldo;沒事沒事,我不挑食。&rdo;寧桐切了一塊牛排放進嘴裡,認真咀嚼嚥下後,繼續道:&ldo;我只是想告訴你我的喜好。&rdo;
聽見這話後,前一秒還緊張地顧銘這一次心底如同有煙花在綻放一般。
一個人願意主動告訴你她的喜好,說明她已經在向你靠近了。
接下來的用餐寧桐主動和顧銘閒聊。
寧桐處於娛樂圈生活比顧銘要有趣的多,她一直不覺得自己是個很有梗很能聊的人,但不知道為什麼面對顧銘她可以將身邊發生的一件小事都講的有滋有味。
明明顧銘只是在專注的聽,並沒有和她討論太多,可她就是覺得這種狀態很舒服。
顧銘看著寧桐從之前略拘束的狀態,變成現在這樣,非常放開的和他分享生活趣事。
這樣的寧桐他還是第一次見,可他非常喜歡這種狀態,讓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多了一絲生氣,不再是枯燥無味。
顧銘從小就生活在非常優渥的家庭裡,物質上的東西只要他開口就沒有得不到的,可感情上的就算是他開口也得不到。
父親經營者一家上市集團非常的忙碌,一週能回一次家就算是高頻率了,而他的母親也同樣事業心極重,花在他這個兒子身上的心思極少。
顧銘從幼兒園開始,讀書期間一直住在貴族學校裡,放假回家便由保姆照料,一年中跟父母親的會面的次數一雙手都能數的過來。
在家裡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小時候他還自閉過一段時間,後來隨著年齡的長大,父親意識到要讓兒子接觸家業時,父子之間的互動才變得多起來。
可那種接觸如同上級對下屬一般,刻板冰冷,沒有太多的親情流露。
因此顧銘從小就渴望有一個人能夠在身邊,哪怕是喋喋不休的說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也好。
在第一次見到寧桐的時候,滿面笑容的與他對視,跟所有人問好,然後她站在流理臺後熟練的處理著食材。
那畫面讓他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心動,覺得溫馨。
這也是為什麼華娛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