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8 基礎初立(第1/3 頁)
所謂‘人多力量大’。
這話在任何非智慧生產時代都無比正確。
陳建就憑藉陳福剛從濟南府帶回來的四萬四千多個只要能吃飽飯就會拼命幹活的災民,在三天之內就讓他的轄地大變樣。
從京城旨意傳來的第二天起,陳建下過訂單的各大糧商就用海船從江浙一帶的主要產糧區源源不斷地運來了大批糧食。糧商們同時還給虎山口帶來了大批農具和製造肥皂所需要的大量豕油或者肥肉。
陳福帶領的災民抵達虎山口之前的一天,虎山口下面的簡陋糧站裡面已經堆滿了至少5萬石糜子和5萬石糙米。
1石糜子2.5錢銀,1石糙米4錢銀。加上農具以及其他簡單日用品,這些東西不過才花了陳建不到4萬兩銀子。
糧食總共是2000萬斤,平攤到每個災民頭上接近500斤。
當4萬多災民走到虎山口下,看到果然有堆積如山的糧食在等著他們,一個個全都激動得熱淚盈眶,對未來生活充滿了極致希望。
這些災民被大致平均地分配到了9個規劃地點。除了實在沒有勞動力的幼童,其他所有人都在他們臨時選出來的村正領導之下,在虎山口文員的指導之下不停忙碌起來。
第一件事是領糧。
每個規劃村子大約是5000人。這裡面的兩千多個青壯男丁給自己家裡每個人都領到了50斤糜子和50斤糙米。
第二件事是造屋。
每個規劃村子都已經由工兵團和後勤團初步壘砌了一兩尺高的村牆,在村牆範圍裡堆滿了手臂粗到碗口粗的木料,備齊了鐵釘、斧鑿等物。
災民們老少大小齊上陣,基本上都只用了半天時間就搭起了簡單的木架草頂窩棚,有了自己的一個新家,可以在新家裡生火做飯,安穩居住。
荒涼了無數年的土地上頓時有了旺盛人氣。
雖然新居無比簡陋,但是所有災民臉上都開始有了笑容。
第二天,老弱婦孺開始在村子周圍的墾荒目標土地上割草燒荒。
這裡的泥土幾乎全是鬆軟的海沙鹽土,燒荒之後鬆土非常容易,老弱婦孺就能夠完成。
青壯男丁則是壘高壘厚莊牆,完善自家的草窩,並整飭村子周圍與虎山口相連線的道路。
就兩天時間,虎山口下面的狹長鹽土地上就初步展現出了陳建想要看到的景象。
“中則,災民安置進展雖快,但未免給人太過急促之嫌。比如他們的居所就太過簡陋,而海岸邊許多的荒草地也一下子就進入了開墾狀態......”
徐光啟雖然驚歎於災民安頓的效率,卻總覺得有點不敢相信。
這種事情要是由官府來辦理,沒有十天八天根本無法見效。
“徐大人有所不知,這事不急促不行。俗話說‘荒地無人耕,一耕有人爭’。要是在下按部就班地安置災民,再讓他們按部就班地燒荒墾荒,一旦這中間有其他人插進來燒上幾畝幾十畝甚至幾百畝荒地,這外人的地夾雜在我陳家的地裡,豈不令人膈應得慌?”陳建笑著說道。
“你擔心有人來與你爭墾鹽土地?”徐光啟有點無語。
“不可不防,不可不防。”陳建繼續笑。
“好吧。如今計劃中的9個村莊都已經大體成型,剩下來就是他們按照墾荒要求平整田畝,打細泥土,往泥土裡新增你所說的磷肥鉀肥,然後栽種還在福建沒有運回來的馬鈴薯種子。這樣的事情基本上可以由具有勞動能力的婦孺和老年人完成。你的工場大計和練兵大計是不是接著就要開始?”徐光啟說道。
“確實要開始了。前幾天從狄水河沿岸四千多戶佃戶家裡取了2000多名16歲到22歲的適齡家丁,這裡再抽取出9000名適齡家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