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第1/4 頁)
林柏昌走了之後,李恪轉頭就開始去寫奏疏準備上報朝廷。結果他剛到書房就發現林柏昌又回來了。
&ldo;大王,我先派人護送您回三川吧!&rdo;林柏昌被李恪的氣場壓制住,出去之後才想起這件事,如果李恪走了,他就不用束手束腳,完全可以敞開了幹啊!
李恪面無表情的看著他半晌才溫柔說道:&ldo;你是怕群眾不恐慌嗎?你敢說現在外面百姓都很鎮定?巫閭守捉距離北寧這麼近,你怎麼知道他們有沒有分兵,現在我開城門走說不好就會引起百姓出逃,若是引起混亂你要怎麼控制局勢?你腦子是進水了嗎?&rdo;
林柏昌嚥了口口水完全沒有想到這麼短短的一瞬間李恪居然想了這麼多,不過他也不得不承認李恪說得多,然而林柏昌能夠扛得住百姓恐慌帶來的後果,卻扛不住李恪出事所帶來的後果。
&ldo;大王,您真的不能留在這裡。&rdo;林柏昌咬了咬牙繼續勸道:&ldo;您若出了什麼事情,讓我怎麼跟聖人交代?&rdo;
李恪懶得跟林柏昌廢話,直接簡單粗暴的說道:&ldo;我現在要留下,你要麼直接把我打暈了弄走,要麼就少廢話該幹嘛幹嘛去!&rdo;
林柏昌:……
他哪裡敢對李恪動手?真當李恪身邊的護衛是吃素的嗎?除非他能說服李恪的護衛,然而他現在還真沒有時間糾結,林柏昌最後咬牙跺腳的走了,他倒是想要多給李恪留點兵,然而一共就這麼多兵馬,都給李恪留下了他還去馳援什麼?
眼見林柏昌走了,安平滿頭大汗的勸道:&ldo;大王,林統軍說的沒錯,您在這裡太不安全了……&rdo;
誰知李恪卻是笑了:&ldo;你們不懂。&rdo;
就是因為不安全才留在這裡啊,現在想要掙軍功多不容易啊,除非他傻了彩繪立案這個送上門來的功勞都不要。
當然這句話就不能跟安平說了,李恪研究了一下城中的佈防圖,發現還是有薄弱的地方,想了想直接召集人手讓人出城去先佈置一些絆馬索,同時李恪也要出去穩定人心。
只要他還在,軍隊還在,至少能夠讓大家稍微安心一點。更何況人都有逃避心理,就算知道有外族反叛,但是在知道那裡距離這裡還很遠之後,大家也會安慰自己打不到這裡來。
李恪跑到城中的鼓樓之上只說了兩句話,第一句:我在城在,第二句:妄動者斬!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李恪之所以會這樣做主要是怕城中有靺鞨慄末部的部族成員,穩定人心不容易但是想要煽動人心簡直太容易了,畢竟這年頭的百姓讀書少比較愚昧。
李恪沒工夫去辨別哪些人是慄末部的人,北寧城的人口成分很複雜,各個民族的都有,這裡也算是一個小的貿易基地,想要辨認實在太難了。
在下達這樣的鐵血命令之後,不管是因為李恪這個定海神針的作用,還是被他的高壓政策強壓下去,北寧之內一時之間倒是風平浪靜。
李恪在鼓樓上被吹得夠嗆,下來之後就得到了城門外的絆馬索已經初步佈置完成的報告,與此同時他們還帶來一個訊息:出去佈置絆馬索計程車兵在半路上遇到了河東縣公裴瑄。
李恪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差點從馬上掉下來,當時他就瞪著眼睛問道:&ldo;你說誰?&rdo;
然而還沒等小兵回答,他就聽到了一個十分熟悉的聲音:&ldo;是我。&rdo;
李恪一轉頭就看到裴瑄穿著一身狼皮大衣,騎在馬上緩步而來。李恪看到他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懵逼狀態,半晌才反應一夾馬腹躥到了裴瑄身邊攥住他的手腕問道:&ldo;你來這裡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