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第1/2 頁)
兩人正傻呼呼的樂著,有個聲音響了起來,帶著濃濃的調侃。&ldo;瞧著倆小口可真夠恩愛的,大白天就抱一起了,真是不害臊啊。&rdo;
這麼一說,季安逸趕緊掙開了王小二,有些略略的不自在。
&ldo;喲,臉紅了,害羞了,哈哈。&rdo;
這人季安逸認識,是個性子爽朗的哥兒,二十歲左右,夫家姓李,卻不是跟李大哥兒一家。
按李家姓排行,他夫家排第四,村裡人喊他李四哥兒。
李四哥兒夫家這邊的阿爹,跟李大哥兒夫家這邊的阿爹,是兩兄弟,親的,年紀相差有些遠,隔了整整十歲,兩兄弟雖是親的卻不太親近,這兩家人的性子也相差甚遠,一個精明愛撿便宜還摳,一個爽朗和氣不拘小節。
有段時間村裡人都愛唸叨著,這李大爺和李大麼不知是怎麼教的,教出完全不同性格的兩個兒子。
李大麼死的早,李大爺如今跟著二兒子住。
&ldo;李四哥兒怎過來了。&rdo;壓住那股不自在,季安逸挺淡定的問了句。
這李四哥兒也不打拐,有話直說。&ldo;我聽鍾三阿麼說,你收杏,就把家裡的杏摘了過來,還能省了一番功夫挑鎮上賣。&rdo;
第33章
村民心裡都門兒清著,杏兩銅板一斤,不用挑鎮上賣,省了段事兒,自然樂意的緊。就是有個別心大的,覺的兩銅板一斤便宜了,前段時間可是三銅板來著。
季安逸才不會當這個冤大頭,甭管人家怎麼套他的話,果醬一斤能掙多少,他都溫溫和和的笑,懶得搭理這話頭。
愛賣不賣,也不差那幾斤杏,反正,損失的不是他。
對這種人心不足蛇吞象,喜歡得寸進尺的人,他真沒太多耐心,越搭理他越來勁。
又一次笑著送走一個過來賣杏的,季安逸看了看日頭,估摸了下時間。
快午時了,得準備做午飯。
在心裡默默的算了算,今個上午已經收了三十六斤杏了。
數量有些多,倒也沒什麼大礙,地窖裡可以擱幾天,不會有太大影響。
&ldo;呆子,把杏搬地窖裡放好,我把辣椒醬剁好了,就準備做午飯。&rdo;陸陸續續的來人,他壓根就沒太多時間剁辣椒醬,這不一上午快過去了,還是沒剁好,得加快動作,剁好了準備做午飯去。
大約是大夥都忙著做午飯,倒是沒有人再過來了。
剁好辣椒醬,拿了個罐子裝好,季安逸趕緊生火煮飯炒菜。
吃過午飯,歇了會,收拾好廚房,兩人睡了個短暫的午覺,看了看時辰,未時過半,該去村長家了。
有些小小的意外,那兩個孩子也在。
五六歲的年紀,已經初顯風采,稍大些的很嚴肅,跟個小老頭似的,沒有半點違和感,這就是遺傳吧,他猜,這孩子應該是老大家的。
小一點的,很孩子模樣,微胖,一雙眼睛骨碌碌的轉啊轉,顯的特別機靈。
兩個孩子都長的很周正俊秀。
他們過去時,一家四口坐梧桐樹下正在說著話,年紀小的孩子,很活潑,村長跟那個大點的孩子沒怎麼說話,有一搭沒一搭的搖著手裡的蒲扇,聽著小孩跟劉大麼在嘀咕,一個聲音響亮,一個聲音細柔,竟也聊的很愉悅。
&ldo;過來了。&rdo;見到他倆的身影,劉大麼停了話,樂呵呵的笑,站起身進了屋,搬了兩把椅子出來。
季安逸走到梧桐樹下,笑著打招呼。&ldo;村長好,劉大麼好。&rdo;
王小二在旁邊跟著咧嘴笑,眼睛閃亮亮的,落在村長的身上。
顯然是對村長很有好感,昨個還沒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