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第1/3 頁)
更有利的是,那當爹的還曾送兒子去上過學,打點過關係,讓他順利的去科考,而孩子也爭氣,在十六歲那年就考過了童生。有了這麼一個功名,以後哪怕是沒了當爹的打點,日子艱難些,慢慢的考上去,熬下去,其實日子還是挺有希望的。
可偏偏這爹媽什麼都想到了,就是沒想到家裡的媳婦對這個外室的不滿程度,在這當爹的死了之後,居然愣是找了孃家人,把這孩子上進的路給堵了,愣是說他出身不明,不讓考了。甚至連著這孩子剛娶親沒多久的丈人家,也被敲打,愣是不敢出頭不說,還差點斷了關係,簡直就是要置他們於孤立無援的境地。
最後還是那幾個同父兄弟,因為從小被爹帶著見過幾次,相對熟悉些,看著有些不忍。偷偷的來通知這孩子,讓他想法子搬出城裡,只要不在城裡,那這當家主母的手自然也就伸不到了。
還勸那孩子,等著過上幾年,事兒淡了再回來,只要他們兄弟還在,到底是自家兄弟,總能出個人給作證明,讓這孩子繼續科考。說到底,這畢竟是沒有什麼威脅的兄弟,做的太絕沒必要。能結下一份善緣,萬一這兄弟真出息了,他們也能與有榮焉。
至於這兩個客商?其中一個就是那家某個良妾的兄弟,那孩子三哥的親舅舅。這關係還真是複雜。
&ldo;既然沒什麼利益糾葛,何必這樣揪著不放呢,權當不知道這麼個人不就成了?那家主母也實在是有些想不通。&rdo;
&ldo;哪裡是想不通啊,要我說,也是那孩子自己做岔了,一個外室子,本就該安生些,可他倒是好,愣是在城裡混了個才子的名頭,將家裡的嫡出大哥都快比下去了。關鍵是,他大哥考中童生那年都十七了,他比他大哥還本事,你說那主母心裡能舒坦?就是才學再好,哪怕是再多忍兩年呢,也比如今這樣強啊。&rdo;
&ldo;啥,還有這緣故?老宋,你可從沒說過。&rdo;
&ldo;這事兒能說?全是肚子裡的官司,再說了,當初我那姐夫在的時候,那太太一臉的賢淑大度,我要是說了,還不得給自己套個小人之心的名頭?那樣我家外甥可就要倒黴。就是這麼小心呢,這次分家,我家外甥也沒得什麼好。愣是隻分了一個兩進的院子,還有一千兩銀子,兩箱子他們原本屋子裡的擺設東西和首飾,湊一起還不到三千兩的東西,其他的一概沒有。你說說,這都吝嗇成什麼樣了?這是當家的一死,立馬就扯破了臉皮啊,那可是幾十萬的家產啊,就分這麼些,也不怕族裡訓斥。若非人家孃家出了個八品縣丞的官宦,這會兒還不知道鬧成什麼樣呢。好在那嫡子還不錯,到底是個秀才,也要名聲,臨了每個兄弟又給了點東西,貴妾出的兄弟多給了個鋪子,我外甥那樣的,多給了50畝近郊中田。還讓這些庶出的,可以帶走自己院子裡的所有東西和下人,這樣一算,倒是也合適了,傢俱這些值錢好木頭的東西加上,怎麼都能有四五千兩了。&rdo;
&ldo;你到是好打發,這麼些就滿足了?你不說有幾十萬家產嘛?怎麼不多謀劃些?哪怕是多要點銀子也好啊。&rdo;
&ldo;謀劃什麼啊,胳膊擰不過大腿,誰讓咱們沒有撐腰的本事呢,能說得過去就成了。再說了,繼承家業的嫡長子分七成,其他的分三成,這是老規矩了,他們家就這麼一個嫡子,庶出到是一堆,在怎麼折騰,也未必能多多少,還不如留著這情分的好。到底是官宦人家,人脈多些,那家老大也算是有點讀書的本事,若非守孝,只怕舉人也能得了。關係處的好,以後萬一有事兒,也能有臉找上門去不是。再說了,我那妹子也看的遠,早就有成算,早年就籌措下了五十畝地,那帶出來的銀子,還能再買一百畝,這樣一來,足足有二百畝田地了,就是收租子,這以後母子兩個也能過的不錯。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