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第1/2 頁)
這一日,沈父領著沈家兄弟到了大河邊,孩子們也跟著過來看熱鬧,沈長富的手裡拎著漁網,一家人到的時候,大河邊已經有不少人在一旁等待了。
河面上有兩葉扁舟,扁舟上正有人在撒網,看來已經開始有一會兒了。
村長正在組織安排著每家每戶人員的捕魚的順序,捕魚的順序是孤寡老人優先,然後是獨戶,接著是人口少的,以此類推。
每家只能下去捕一次,能捕上來多少全憑各自的本事,沈家村上下少說也有四五十戶,每戶的人口倒是有多有少,除了獨戶和家裡只剩下兩個老人的,其他戶人家都是少說五口,最多的,有那二三十口也不為過。
人口多的人家,織的網也大,不過能捕多少魚,可不是網大就行的。
沈長君家大人孩子加在一起一共19口人,雖算不得人口最多的,但在這沈家村,也屬於人丁興旺的行列了,被安排在了後面。
沈家人並沒有著急,在一旁看著別人捕魚,也是種樂趣。
他們每年捕魚並不是捕的最多的,但也不少。
他們的漁網並不大,扁舟很小,容不下太多人,一般兩個人上去捕就已經是極限了。
不說河面上的人是如何撲騰的,就說岸邊上的人卻是個個歡聲笑語的。
有的人說著去年捕魚的收穫,有的人說今年一定會捕的比去年多。
看見已經捕到魚的人,捕的多的就誇他好運氣,捕的少的也安慰他,說等自家捕的多會分給他們一些。
而那些捕完魚的人呢,自己捕的多的,就一個個興奮的吹著牛,說自己如何如何了得,如何如何厲害,而捕的少的,也會玩笑般的道一句,&ldo;那魚真是成了精了,忒機靈了。
其實說他們捕的少,那是有針對性的,要是單拿出來說,捕的都不少。
因為魚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總之此時此刻,人人都是開心的。
終於輪到沈長君家了,今年下去的是老三和老四,他們一個個鬥志昂揚的踏上小扁舟,雙手一揚下網,之後就耐心的等待,片刻之後起
哇,可真不少,把小魚扔回河裡之後,上了岸,沈長君數了數,足足50多條,真是太厲害了,晚上就算做全魚宴也盡夠了。
不過做全魚宴是不可能的,做幾條魚解解饞還是可以的。
剩下的魚都扔進他們家的荷花池裡了,想吃的時候現殺就行。
轉眼間,迎來了收穫土豆的日子,沈父和沈家兄弟帶著新來的漢子們下地幹活,大豆,花
生,都早已陸續的收穫完成。
收穫土豆的這一天,福盈縣縣令周青雲也來到了沈家村。
周青雲不是自己來的,身邊還跟著一個年輕人,一身白衣迎風招展,稍顯稚嫩的臉上配上副嚴肅的面容,竟也沒顯得不協調
沈長君正指揮著眾人先可一畝地挖土豆,想看看畝產的產量。
周青雲他們到的時候,剛好一畝地的土豆全部挖好,稱了一下重,5020斤,足足5000斤以上,產量高的簡直令人咋舌。
&ldo;周大人,您來了。&rdo;沈長君看見了周縣令,便對著他鞠躬行禮,對方並沒有穿官府,也不用下跪。
&ldo;怎麼樣,有多少斤&rdo;周青雲急急的問道。
&ldo;回大人,足有5000斤。&rdo;
&ldo;好,好,好,哈哈哈。&rdo;周青雲一聽五千斤,連說三個好字,滿意的大笑起來,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ldo;種植的過程可有記錄下來?&rdo;
&ldo;都已記錄下來,大人放心。&rdo;
周青雲點了點頭,他似不經意般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