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第1/2 頁)
這種自然經濟瓦解和階級兩極分化加快意味著什麼呢?本書第一章已經講到,鴉片戰爭後,在外國侵略下資本主義經濟規律、主要是剩餘價值規律制約下的價值規律在中國社會經濟生活中逐漸起著主導作用,並逐步擴大其作用範圍,這就使國民經濟逐漸納入資本主義軌道,納入世界資本主義流通體系,又由於兩極分化是外國資本主義經濟規律作用所促使,就使貧困的一極所失去的財富日益更多地&ldo;流入母國&rdo;。這樣,中國就不僅是原料供給地,也是資本帝國主義的資本重要來源地了。
資本主義侵略者的欲壑是填不滿的。隨著19世紀70年代以後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向壟斷的帝國主義階段過渡,其經濟侵略的方式由商品輸出為主逐漸變為以資本輸出為主。從歷史經驗看,資本主義列強總是透過武裝入侵擴大其侵略權益的。1870年,修改稅則的期限又到,&ldo;中外和好&rdo;局面是難以維持下去的。果然,就在這一年,列強利用天津教案以陳兵海上相威脅,清政府妥協求和,以懲辦自己的人民和遣使法國道歉而結束此案。以此為始點,1871年沙俄派兵侵佔新疆伊犁,接著是東流小國日本,也在美、英等國支援下,出兵侵略臺灣,以簽訂屈辱的《北京條約》而告終。於是,《北京條約》簽訂後形成的&ldo;和平&rdo;局面被打破了。這一系列的軍事侵略對清政府震動極大,尤其是被向為清王朝所輕視的小小日本國所打敗,感到無限驚慌和恥辱。這就促使清政府、洋務派認真考慮對策。
上述兩個新情況:一個是列強利用&ldo;和好&rdo;局面加強經濟侵略,另一個是帝國主義加強了武裝侵略,破壞了&ldo;中外和好&rdo;局面。它的出現,迫使請政府、尤其是要求改革的洋務派,對於外來壓力作出反映,這就是洋務路線的戰略性的轉變。這種轉變,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那就是大辦民用工商企業以與洋商爭利,大辦海軍海防以增強海防力量。茲分別敘述於下。
二、由求強到求富的思想轉變
二、由求強到求富的思想轉變
清政府為什麼要從求強為主轉變為求富為主?除外國資本主義列強經濟侵略促使洋務派與洋人爭利這一動機之外,直接的原因是從軍事上餉需匱乏而逐漸認識其迫切性的。早在太平天國興起後的1853年,清政府就遇到兵與餉匱乏問題。解決兵源問題是辦團練,解決餉源問題是辦厘金。隨著與太平軍戰爭的持久和擴大,加上1856‐1860年四年間與英法侵略聯軍作戰,又加上由弓箭刀矛的冷兵器逐步更換為洋槍洋炮等熱兵器,子藥炮彈的消耗大量增加,軍火費大幅度上升,特別是到了60年代,購買洋槍洋炮和輪船的規模遠比以前增大,幾個大型近代軍用工業企業的創辦,使費用急增,每年不下千萬兩。1874年大議海防問題時,李鴻章估計,購船、練兵、簡器三項初創費用,至少先需1000餘萬兩。顯然,到70年代軍事上開支又進一步大幅度增加了。而清政府年財政收入,只是由原來的4000萬兩增為5000‐6000萬兩;加上外貿長期入超,白銀繼續外流等因素,財政經濟形勢極為嚴峻。誠如李鴻章所說:&ldo;軍興以來,凡有可設法生財之處,歷經搜刮無遺。商困民窮,勢已岌岌。&rdo;財政經濟危機必然在軍事上帶來危機。而日本侵臺事件促使清廷認識到整頓武備和擴充各機器局的重要性,即所謂&ldo;力求精進擴充之方,以為持久取勝之計&rdo;。要能做到這點,非有巨額金錢不可,洋務派所說&ldo;非有大宗鉅款,不能開辦;非有不竭餉源,無以持久。&rdo;這也就是意識到求強與求富的關係是&ldo;強與富相因&rdo;的問題了。&ldo;富&rdo;擺到了首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