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第1/3 頁)
以上是電報招商局設立電報幹線的主要情況。至於更多的支線:1884年添設的天津至京城,山東掖縣之沙河至膠州電線;1898年所設膠州至青島電線,湖北武昌至大冶、大冶至九江之線,&ldo;又因漢口上游北岸線杆年年被水淹損,阻誤要報,添設南岸一線以備不虞&rdo;;1891年徐州至臺莊線和1892年安慶至蘆州線;1898年&ldo;以備黃河之害&rdo;而設的濟南至濟寧線,&ldo;以備運河之害&rdo;而設的徐州至宿遷線,等等,也主要是為了商業經濟發展上的需要。
另外,在西北、東北、西南以及朝鮮所設約佔總量30%的官線,也同商局電線一樣,在軍事和經濟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例如:1882年中國軍隊在朝鮮&ldo;壬午兵變&rdo;中所取得的勝利,&ldo;實賴電報靈捷&rdo;;1887年漠河金礦的創辦,&ldo;一切僱募礦師、購辦機器、招募股商等事,均賴安設電線&rdo;,而礦廠成立後,亦賴電報溝通了與市場的聯絡。
當然,中國電報的作用是有兩面性的。洋務運動的興起,本來就是為了挽救清王朝的垂危統治,為了這個目的,外之抵禦侵略,內之鎮壓人民革命。電線在對外鬥爭和發展經濟上起著積極的作用,在對內鎮壓人民方面則必然起著反動的作用,那就是依靠電報的迅捷遣將調兵,以便迅速地把人民革命鎮壓下去。盛宣懷曾得意地說:&ldo;去年(1904‐1905年)湘贛會匪起於倉猝,若無萍鄉、醴陵電報,搜捕何能如此迅速。凡郡縣盡設電報,匪類不能蔓延,功可弭亂,豈僅廣收利益哉!&rdo;
至於對外,既起到抵製作用,也有適應外國侵略者要求的一面。外商在中國內地架設電線,遭到人民的強烈反對,&ldo;洋人亦知公憤可畏,聽中國自辦&rdo;,中國自辦之後,洋人亦可較好地享用。後來的史實確係如此。侵略者以殖民主義者姿態使用中國陸線時有所聞。張之洞曾義憤地說:&ldo;未與接連之線,洋人尚敢無理挑剔;如其既與接連,彼此相共,或遲或誤,彼更有詞。假使兩電並須即發,先此後彼,必致相爭;後我先人,亦無此理。&rdo;
從總的方面看,辦電報的積極作用還是主要的,是社會前進的表現。因此,對於創辦電報的艱苦歷程,應給予充分稱許。茲引用盛宣懷的一段話來表彰創業者的功勳。盛氏在1902年回憶道:
&ldo;創行之始,人皆視為畏途,即身任其事者,成敗利鈍亦絕無把握,若非不辭勞怨,不避疑謗,慘澹經營,焉有今日!成既如此之難,守亦不能不盡其力。中國商務可以與外人爭衡者甚少,當此商戰之際,尤宜保此已成之局為之倡。統計電報商線縱橫數萬裡,設局百數十處,均屬商款商辦,即有借用官項者,業經陸續清還,有案可考。逐年所收報費,只通商口岸及省會之區能有盈餘,凡僻處所虧折者多,全賴挹注之法。&ldo;查股利一項,第一屆未能分派毫釐,第二屆至十二屆僅派五厘、七厘不等,十三屆起始得照派一分。他人視為絕大利藪,實則千百股商銖銖寸寸之微也。&rdo;
盛宣懷這段話,基本符合實情。電報局在創業的艱苦歷程中與其他洋務企業相似,但從成就上說是最成功的。這從股票價格上可以得到說明。以較為成功的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來說,它們的股票價固然大多數情況下是在面值以上,但也多次跌到面值以下,輪船招商局的百兩票值股票有兩次跌到40兩到50‐60兩之間。電報局的股票基本未曾跌到票面值以下,多數在票面值以上50%上下。股票價是企業經營好壞的寒暑表,於此可見電報業的經濟效益了。
第十一章 採煤工業的興辦和發展
第十一章 採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