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章:我覺得你死了(第1/2 頁)
三月二十五,京城皇宮建極殿上,順王李自成正坐在御案之後,眉頭微皺,看著手裡的一份奏章,最終還是搖搖頭,提起筆來,在上面批了“知道了”三個字,隨手擱在一旁。
“李巖這人,專門弄些小巧,沽名釣譽的,好沒意思。”李自成不悅地說,“追贓比餉,雖是劉宗敏和李過在主持,但這是大策。他一邊勸孤搞均田免糧,一邊又說不許拷掠,那百萬將士的軍餉不知該從何而來?他李巖給嗎?”
“書生之見,”宋獻策附和到,“京中百官,可以說無官不貪,若是不動三木,誰肯白白的把銀子拿出來助捐軍餉呢?”
“正是書生之見!”李自成在御案上輕輕拍了一下,“當初要是聽了他的‘據河洛以爭天下’,現在咱們沒準兒還在洛陽那一片兒周遭打轉呢。”
御案之前環繞而坐的,是他三個最為親信的謀士,牛金星,宋獻策,顧君恩,聽李自成這樣說,牛金星先點點頭。
“大王說的極是,”牛金星一向跟李巖不太對付,樂得看見他在李自成這裡吃癟,“幸虧還有顧羅山,大王用他的‘取關中,旁略三邊,後收山西,再向京師’,果然收取了全功。”
顧君恩的表字叫羅山,已經做到了大順朝吏政府的尚書。他不想捲入牛金星和李巖的恩怨之中,拈鬚微笑道:“斯是大王定策之功,君恩豈敢掠大王之美。”
對於臣下的奉承,李自成點點頭表示領情,但卻並不糊塗。
“也不能說收了全攻,現在就有兩件事,讓孤甚是放心不下。”
李自成的心事,牛金星摸得很透,但是做臣下的,有時候又不能顯得太清楚。
“請問大王說的是哪兩件事?”
“先是吳三桂,孤已經給左懋泰加了兵政府左侍郎,讓他去撫慰吳三桂和高弟,又讓唐通帶了他父親吳襄的書信,前去招降於他,吳三桂卻一直跟孤含含糊糊,難保沒有什麼變故。”
“大王,我也有風聞,說滿清一方於他亦有勾連,”牛金星說到,“至於許了他些什麼,那就不得而知了……我倒想起來咱們剛進京的那天,當初的那個招貼上面,說的就是‘三桂彷徨,其意難明’,提醒咱們要小心。”
“那個帖子,查到是什麼人所寫了嗎?”
“尚未查明。”牛金星搖搖頭說。
“羅山,你怎麼看?”李自成問顧君恩。
“總歸要做三手準備。”顧君恩說道,“降是一手,不降是一手,與建州做了一路又是一手。”
“嗯,你說的不錯。”李自成點頭道,“這幾天張天琳帶八千人由大同移駐薊府,他聽說了一個訊息,說是北邊的喀爾喀蒙古有所異動,有建州女真借道入關的風聲。”
“這又跟那個帖子上的話能對得上……東臨山海,西到薊城。”牛金星說到,“可見大王極有遠見,進京當日即命張天琳、馬重僖、劉汝魁帶兵向京城靠攏,宗弟的兩萬人總在七八日之間就能到達,要是吳三桂冥頑不靈,那說不得也只好撕破臉動手了。”
作為新封的天佑殿大學士,大順朝事實上的宰相,牛金星說的不錯,李自成為了對付北邊,從各地新抽調的人馬都已經陸續到京,張天琳八千,馬重僖六千,劉汝魁五千,再加上袁宗弟帶來老本營的兩萬左營,已經是將近四萬人,會同劉宗敏和劉芳亮的七萬兵,單是主力就可以去到將近十一萬人,再從三邊——宣府、大同和薊州抽調萬餘新降的邊軍,拼成十二萬人出征,解除北患應當不成問題!
在這件事情上,李自成對自己的未雨綢繆甚為自得,於是說下一個話題。
“進城已經七天了,一帝一後蹤影全無,是誠何故?總不能一直這麼拖下去。”李自成蹙眉說道,“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就算是逃了吧,也得有個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