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第1/3 頁)
曾靜,湖南人,遇得一個偶然機會,讀到浙江人呂留良的遺書,瞭解了一些明清易代之際的史事,不由深慨乎亡國奴族之痛,遂萌武裝顛覆之心。當時民間傳聞川陝總督嶽鍾琪為嶽飛後裔,世代與金為仇;曾靜乃致書鍾琪,歷數胤禛殺父、屠弟及辱戮功臣諸罪,勸他舉事造反。然時異勢變,嶽鍾琪不是吳三桂,曾靜不啻自投網羅。按律,曾靜當以&ldo;謀反&rdo;罪予以凌遲;但是,胤禛對他的處理,再度出人意表。他不僅不殺曾靜,反而將他請到北京,就雙方關心的各類問題交換意見,並相互辯論,最終取得共識,曾靜&ldo;心悅誠服,自悔從前執迷不悟,萬死莫贖,今乃如夢初覺&rdo;。胤禛更將談話記錄(審訊筆錄)及相關諭旨、奏摺彙編成一部奇書‐‐《大義覺迷錄》,頒行天下,&ldo;俾讀書士子及鄉曲小民共知之&rdo;。胤禛此舉,實為極具自信之舉,因為,書中最重要的主題,即為乾隆以後清廷最為忌諱的華夷、滿漢之辯。
但是,弘曆對他老爸的處置不以為然。登基後,他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收回、銷毀《大義覺迷錄》,並將前經赦免之曾靜諸人處死。弘曆此舉可謂不孝不信。胤禛當時不殺曾靜,並有&ldo;將來子孫不得追究誅戮&rdo;之諭;孰知屍骨未寒,弘曆便悍然違背遺命,將其父&ldo;辯友&rdo;凌遲處死。此謂不孝。《大義覺迷錄》頒行天下,其書開誠布公,就滿漢、華夷、關內關外等種族、文化和地域的敏感問題進行辯正;先不論其說理立言是否足以服天下人之心,單是這種不人為設立言論思想禁區的做法,便值得稱讚。弘曆收回並銷禁其書,在己,固有做賊心虛的怯懦,在人,則有言而無信的觀感。此謂不信。清廷統治,最好標榜&ldo;敬天法祖&rdo;四個字,而實際操作,不盡如此,弘曆對曾靜案之&ldo;撥正反亂&rdo;,即為顯例。然對弘曆此舉,除了不孝不信的批評,我們還可進行一次專制君主的心理學研究。
如前所述,在思想言論的控制方面,玄燁之風格可以&ldo;寬仁&rdo;二字概括;胤禛稍嫌&ldo;操切&rdo;,但非全不講理者;弘曆則一味採取高壓政策,不講道理,不講誠信,諡之為&ldo;恐怖主義&rdo;,亦不過分。然則,祖孫三代何以每下愈況如此?難道是個性迥異所致?曰:非也,時勢使然也。康熙之世,版圖尚不穩固,帝王心力所注,除了軍事上的勝利,還須儘量籠絡人心,因此,對文字思想上的&ldo;出軌&rdo;,不遑吹求。雍正之世,征伐稍定,則以整頓吏治為執政之關鍵問題,其被人詬病之&ldo;特務政治&rdo;(以設立軍機處和密摺制度為表現形式),所針對者不過是官僚系統,並未過度擾民;至於屠戮功臣及宗室,那更是所謂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無庸後世論史者為之寄託情感。而他處理文字獄的手法,如曾靜案,固然不能排除個性上爭強好辯的因素,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他對執政合法性的隱憂。一方面,儒家學說為滿洲入主中原提供了合法性的理論資源,如&ldo;皇天無親,惟德是輔&rdo;、&ldo;撫我則後,虐我則仇&rdo;;另一方面,儒家學說中的一些內容又可以動搖其合法性,如華夷之辨、正統之爭。胤禛認為,光靠禁絕異議、殺戮士人,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爭端,因此,才會不顧身份懸殊,與曾靜進行&ldo;平等辯論&rdo;。然欲在君主專制的框架內解決此一思想爭端,僅憑論戰,收效絕不樂觀,他若能切實恢復傳統政治中的宰相制度,或有可能做到本末兼治;有關宰相制度的討論,詳後,此不贅言。弘曆無疑察覺到其父以辯服人之術收效不大,故改弦更張,一變而為嚴禁辯論。他能夠這麼做,得力於時代背景,亦即前述之&ldo;盛世&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