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再拒風骨傳(第1/4 頁)
第二日,秦剛叫上自家船工,正準備要去秦家莊接上秦觀一同前往菱川書院,出門前卻遇上了匆忙趕來的金宇,說朝廷又來了宣贊舍人,到了高郵軍衙就問秦觀與秦剛是否還在?得知未走便是鬆了口氣,便說趕緊通知倆人一同來軍衙聽旨。
金宇是負責前來叫上秦剛,另一邊也安排了其他人去秦家莊通知秦觀。
秦剛到了軍衙,因為秦觀還沒有到,還不能面前前來宣旨的宣贊舍人,只能在外廳等候。
待秦觀趕到,那邊的舍人才便通知他們進入正廳正式接旨。
第一道旨意是給秦觀的,內容居然是,經御史劉拯彈劾,原左宣徳郎、杭州籤判秦觀,在國史院編修《神宗實錄》一書中,多有“隨意增損,詆譭先帝”之處,現已查實多處實據。且據皇城司查證,秦觀在離京前後,多處詠詩作詞,對外散佈對朝廷不滿及消極對抗之辭。現數罪併罰,貶為處州監酒稅。
處州,需要從杭州再向南,後世被稱為麗水的地方。即使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它的境內還有通不了高鐵、高速公路以及火車的縣城,儘管能有各種優越的自然條件,也解決不了交通不便帶來的經濟落後。更不要是在一千多年前的今天。
自隋開始,處州便為南荒之地。
而在這個地方監收酒稅,可別以為這是照顧秦觀而安排的一個閒逸工作,而是專門針對有抱負官員的一種臉面上的羞辱——畢竟,這樣的一座經濟落後的中下之州,就算是有酒稅,一年又能收上來多少呢?
秦觀雖然早在永城看到邸報時便已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但是在真正聽到自己再次被貶官的訊息之後,仍然是面色如灰,神情縞素地跪拜謝恩並接下旨意。
“秦剛聽旨。”緊接著,宣贊舍人開始宣讀第二份旨意,這是朝廷對於永城平叛的獎賞。
單州的威勇廂軍譁變叛亂後,周邊各地先後各種十萬火急的軍情求援發往京城,政事堂裡一陣忙亂,可是就在還未商定由誰自哪裡帶軍平叛之時,又接到了來自永城知縣發來的“平定叛亂”捷報。
捷報中詳細講述了秦剛等十名死士如何急奔永城、夜襲敵營,大破千餘賊眾的驚人戰果。而這一切,又有來自徐州支援廂軍的證實,以及正在被被押往京城的叛軍餘酋都可以當面供述佐證。
永城大捷的戰果過於驚人,政事堂核對再三才得以確信。
但是最終卻在獎賞中玩起了春秋筆法,將運籌帷幄的秦觀完全忽視,而刻意地將功勞全部放在了秦剛的頭上,特將秦剛的官階再度提升了兩階,竟到了比秦觀還要高的正八品通直郎,同時,取消了原先昌化知縣的差遣,宣其回京候用。
這應該是想要直接給其授以京官的待遇。
想必在這樣的旨意出臺背後,想要分化拉攏秦剛的心意昭然可見。
雖然聽到永城大捷的封賞旨意中並無自己的姓名,但秦觀顯然對這樣的結果早有預料,而且這些功勞能由自己的弟子承下,不僅可以免去了與自己一同南貶之程,而且能夠以此獲得回京任用的機會,這當然應該是他所希望看到的結果,秦觀的眼神裡瞬間又清晰明亮了許多。
這時,宣贊舍人在將第二份的旨意全部宣讀完畢之後,正等著秦剛的謝恩之聲,誰知,軍衙正廳中卻迎來了一陣的寂靜之聲。
舍人還以為秦剛聽到這樣的旨意內容後高興壞了忘了規矩,便提醒道:“秦剛請接旨。”
而此時的秦觀卻在內心閃過一絲不安,暗道不妙。
“臣秦剛,不能接旨!”秦剛躬身聽完之後,果然是後退了一步,堅定地做出了拒詔的行為。
而他也繼續說出了自己拒詔的理由:“永城剿賊平叛,乃是恩師全域性指揮,秦剛不過只是匹夫之勇,為其帳前驅馳,何敢貪功於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