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第1/2 頁)
我跟在大隊的馬群後面,瞅個機會,騎上一匹馬。
臨近營門,我一個翻身,躲在了馬肚之下。
營門士兵看大隊的馬群衝出,已經慌了手腳,他們趕緊避到一旁,不再阻擋。
我在馬群中混出了營門。
出了軍營的視線,我騎馬脫離馬群,快馬奔向長安城。
這下馬也有了,更加快了我回城的速度。
馬到長安城外,我的心總算放了下來。
長安城依然處在平靜當中,並沒有戰事發生。
只是城門緊閉,城牆上大旗飄揚,正是一個
我騎馬到了城下,讓士兵通報守城大將。
我不知道張遼和陳宮是否出征在外,只能讓他們儘快通報。
即使士兵認識我是他們的主公,要讓我進城也需要先行通報守城主將。
這是我定下的軍規,戰事期間,任何人進城,需要守城主將的同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即使我身為主公,也不能破壞規矩。
很快城牆上出現張遼的身影,士兵們開啟了城門,歡迎我入內。
長安,我終於又回來了。
見到張遼,我二話不說,直接問他,軍情如何。
張遼苦笑,形勢實在不容樂觀。
原來雄踞漢中的張魯出兵了,張魯親率五萬大軍,兵進長安,攪入了長安的亂局。
來張遼統率溫侯軍,實力並不比反叛聯軍弱,若是沙場對決,整齊劃一的溫侯軍,戰鬥力要比雜牌的反叛聯軍強過甚多。
可張魯軍將溫侯軍的優勢徹底改變,張遼的溫侯軍守在長安城內,不敢輕動。
正文 第六十七章 求助道長
長安城前有叛軍封鎖,後有張魯大軍壓進,溫侯軍害怕顧前失後,未敢輕動。
我和張遼、陳宮圍坐在一起,商討如何面對眼下的局勢。
他們也不進攻長安城,只是守住外圍比較重要的據點。
我問陳宮,長安地區究竟還有多少是傾向於我們的勢力。
陳宮苦笑,說出了實情。
雖然很多勢力沒有加入反叛聯軍,可他們也沒有選擇支援我軍。
很大一部分勢力選擇了中立,坐看形勢變化。
段煨在外圍不停的活動,遊說著中立勢力,將許多人都拉進了叛軍。
這幫人可真夠忘恩負義的,他們餓的時候,是我供給他們糧草填飽肚子,他們窮的時候,是我借給他們錢穩定軍心。
如今他們度過了難關,就不再安分守己,起來反叛。
這麼說來,長安城我們所有的實力就是溫侯軍和收編了李傕降軍的一萬步兵。
溫侯軍編制是兩萬騎兵、兩萬步兵,所以我們能用的軍隊也就五萬之數。
我皺著眉頭,開始發愁,五萬軍隊和張魯所率大軍人數相當,若是反叛聯軍和張魯大軍聯合,我軍再無勝算。
我們唯一的希望就是洛陽的援軍。
宛城的時候我就派親衛前往洛陽,通報我的行蹤。
高順和賈詡收到長安叛亂的訊息,一定已經派出援軍,再知道我前往長安,一定會加快行軍。
叛軍封鎖了長安城的周邊,陳宮的情報營也無法傳遞訊息,我們無法獲知洛陽援軍的訊息。
當前緊要,我們不能困守原地,坐以待斃。
叛軍在拖時間,他們在等張魯大軍的到達。
我們不能拖時間,洛陽援軍什麼時候到達還是未知數,我們必須爭取主動。
我還有一些憂心,長安形勢的混亂,會激起其他勢力的不安之心。
李傕被我逼得躲在安定,他兵力損失不大,此時必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