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第1/2 頁)
到達安定,李傕見我只帶來了一萬騎兵,非常不滿。
他問我,是否有心借匈奴人的手,消滅他這個隱患。
我笑他短視,我是那種驅虎吞狼的無知之輩嗎?
李傕氣惱的說我就是。
我不理他,只問他是否想讓匈奴大軍無功而返。
李傕答,當然想。
我又問他,是否信得過我。
他說信不過,可是他沒有辦法,只能聽聽我有什麼建議。
我說出了以退為進的建議。
李傕詫異,這種辦法是邊塞民眾通常所用的方法,每當匈奴軍隊進犯的時候,普通民眾就舉家逃離,避往他處,等匈奴撤軍,他們再回來。
可從來沒有正規軍,主動撤離過,沒有哪支軍隊,一仗不打就放棄抵抗。
我問他,若是和匈奴大軍對決,有幾分勝算?
李傕回答,一分也無。
多年來,每當匈奴入侵,他們就依靠邊塞城牆,進行抵禦,一般十負一勝。
如今李傕軍隊不整,士氣不振,當然是必輸無疑。
我說,明知戰必是輸,何必要硬抗呢,還是聽我的,準備撤離為上。反正匈奴大軍要是長驅直入,最先遭殃的也是長安。
李傕看我說的在理,決定嘗試一下,反正他是看不到取勝的希望,不如相信我一次,也許這正是對付匈奴大軍的好方法。
安定小城,除去軍隊,百姓並沒有多少。
李傕發起動員令,讓各家各戶收拾所有能帶走的東西撤離,他們拿不了的東西,軍隊可以負責帶走。
也怪李傕,平時搜刮百姓成了習慣,百姓一聽要走,收拾所有值錢的東西隨身攜帶,帶不走的重型器物,不是破壞,就是埋藏地下,總之不能交給李傕軍隊。
城內百姓撤離,我們組織城外周邊的百姓帶走一切,帶不走的就一把火燒掉。
安定周圍真正做到了一無所有。
我們組織百姓撤往長安,有不願意去的,也可以躲在山林。
安定除了我們軍隊,已經成為一座空城。
我讓李傕安排軍隊在城邊周圍遍挖陷阱,毀壞道路,設定路障。
匈奴想輕鬆到來可沒那麼容易。
大軍閒著也是閒著,趁匈奴軍隊到來以前,先挖好火坑,再等敵人來跳。
做好了前期準備,我們就要和匈奴大軍打一場有史以來另類的戰爭,一場對後世影響甚遠的戰爭。
正文 第七十四章 對戰匈奴
等匈奴大軍到來之時,可真就吃盡了苦頭。
一開始匈奴軍隊不太在意,士兵不斷有所傷亡。
這成了他們大軍很大的一個負擔。
匈奴軍隊醫師寥寥無幾,平常有人受傷,也是族中巫師施法,傷勢好的奇慢。
如今一仗未打,就有數千士兵受傷,真是他們意想不到的。
到達安定城,他們本以為可以橫掃一切,大肆掠奪一番。
可城門大開,城裡靜悄悄的,沒有任何動靜。
匈奴主將派人檢視,得到回報,城中空無一人,且沒有任何可用之物。
匈奴主將犯難了,這次他們前來,主要目的就是掠奪。
他們並沒有做好大舉入侵的準備,無論後勤,情報,計劃都沒有完善的準備。
他們該一直南下,入侵長安嗎?
匈奴蠻人天生野性,準備冒險繼續前行。
可我和李傕率領軍隊出現在了匈奴大軍的後方。
我們抓緊時間,繼續挖坑,製造陷阱。
匈奴主將聽聞我們斷了他的退路,慌忙領軍來與我們決戰。
哪知一路坑坑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