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第1/2 頁)
政治上他向來獨具慧眼,搶先他人一步。
軍事上他果敢英明,戰事勝多敗少,常常以少勝多,克敵制勝。
沒想到,近一年來,他面對那個人屢屢敗北。
軍事上,不單十幾萬大軍化為烏有,還失去了虎牢關重地。
政治上,那個人多方聯合,將消滅他作為目標,更用建立新朝廷的辦法,消除了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影響。
他百思不得其解,那個人曾經是被他攆的如喪家之犬,狼狽不堪,末日臨頭的傢伙啊。
為什麼形勢會轉變成如今這樣?
他曾為能打敗那個人,奪回兗州根據地,而沾沾自喜。
那場兗州爭奪戰,為他精彩的人生書寫了靚麗的色彩。
同樣是那個人,為什麼他就找不到戰勝的辦法了呢?
就說近日來,身邊謀士程昱獻策,抓宛城軍師徐庶的母親來逼徐庶就範。
他從心底並不願行此下策,這種卑鄙無恥的行為會讓後人唾罵。
可是他竟然昏了頭,同意了這種行為,派出士兵去抓徐庶的母親。
沒想到,竟然在城門口,被那個人趕上,強行將徐母搶了回去。
那個人讓士兵傳言,痛罵了他一番,他自知羞愧,憋氣窩火的吞在肚子裡,沒有在屬下將士面前發作。
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都被那個人做到了,他還有戰勝那個人的辦法嗎?
曹操的頭痛突然加劇,再無法繼續思考下去,他拿起身邊準備的小木棍,用牙緊緊咬住,抵抗著病痛。
劉備率領大軍返回了徐州。
此番出征壽春,他多有收穫。
在戰場上,他鍛鍊了軍隊,增加了士兵的忠心,鞏固了自己的勢力。
徐州上下,在他越來越強的實力面前,大小勢力都一一順服,承認他的領導,與他團結成為一體。
曹操兌現了出兵前的承諾,讓朝廷下令,頒給他徐州刺史的職位,使他成了名正言順的徐州之主。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呂布、張繡和劉表在襄陽成立了一個新朝廷,以打擊曹操控制的朝廷為目標,此時許都朝廷的權威性,已經有所降低。
令他欣喜的是,那邊鬧的越歡,他這邊就越安全。
曹操現在以拉攏他為主,不再是想著要吞併徐州了。
徐州真是個好地方,等呂布他們和曹操兩敗俱傷的時候,他的機會就來了。
他在徐州養精蓄銳,到時候將兩方一網打盡,就可以成就不世功業。
唯一令他有所憂慮的是北方的袁紹。
袁紹此時態度不明,沒有介入中原戰場,只是和公孫瓚相互對持。
江東的孫策暫時他還不擔心,孫家與劉表有殺父之仇,只能靠近曹操,一致對付劉表,不會來打他的主意。
正文 第八十一章 千古名詞
和劉備一樣等待機會的還有小霸王孫策。
眼下江東還有數股不弱的勢力,為他統一江東之路造成了極大的障礙。
進攻袁術,一是要表明與袁術劃清界限,二是為了朝廷所封的官職。
有了官職,他可以從政治上拉攏或者打擊江東的弱小勢力。
袁術勢力覆滅,他暫時不會再加入中原這場危險的遊戲當中了。
能否統一江東現在是關鍵,有了江東作為根據地,他才有可能圖謀中原,有可能打敗劉表,報了殺父之仇,更可能一統天下。
孫策埋頭,謀劃著名如何以最快速度打敗江東各方勢力。
袁紹關注著中原的形勢變化,他多想加入到中原戰局中來。
不到一年時間,中原形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