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讀史,知春秋,知來往(第1/2 頁)
玉字號房內,江琬也細查過一遍。
這房間的格局其實很精細,相比起一般的小娘子住所,秀園房舍比較有特色的地方在於,隔開房屋內外兩間的,不是屏風,而是一個落地到頂的大書架。
內外兩間,裡間是實際意義上的臥室。
有床,有衣櫃,有梳妝檯,書架靠裡間的那一側,則被做成了一個博古架,上頭有些玉器擺件,但大多數格子都是空著的,顯然等著主人自己填補。
床腳靠牆那一側擺了個兩折的屏風,江琬過去一看,這裡頭原來是個洗漱間,裡邊有臉盆架,有浴桶,也有馬桶。
再到外間,外間靠窗的位置放了一張書桌,書桌上有筆架有墨硯,文房四寶俱備。
另一側床邊還擺了張軟塌,中間位置則放了張圓桌,幾張繡凳整齊排布。這個空間,既能用飯,也能待客。
總的來說,是麻雀不小,五臟也全。
但這只是以普通標準來看,如果是按照貴族娘子們的標準,那……這就太簡陋了。
反正,如果是以江琬的竹漣水房做對比,這秀園的學舍簡直就擁擠侷促得可憐。
當然,小娘子們在家中,那一個個都是一腳動八腳邁的,衣食住行都要人打理,洗漱穿衣都有人伺候,那規格也不必多說。
好在江琬並不怕由奢入儉,她上輩子讀了那麼多年書,早就過慣了學校的集體生活。
如今來到國子監,還能有個人獨立宿舍,這待遇還有什麼好說的?
再看旁邊做分割的大書架,書架上也早就擺足了他們的上課要用到的各類書籍,其中四書五經都有,還有一些歷代文學大家的著作。
如《四史》、《樂府》等,也並不缺乏。
但其餘更多的就沒有了,這個大書架因此也還顯得有些空。
畢竟在這樣的時代,知識是最貴重的財富,就算是國子監,也不可能給每個學生都配備滿牆的書。
師月靈之前也說過,國子監藏書極多,不過大多都收藏在萬卷樓。
因為萬卷樓修建在玄明山東側更高處,這距離有些遠,師月靈之前就沒帶她們去看。
國子監的學生可以到萬卷樓去讀書,但要借書出來的話,一次卻只能借兩冊。
江琬現在還不需要借書,她打算先將房間書架上的書好好看看。
先看《四史》。
四史包含《史記》、《漢書》、《後漢書》、《魏晉志》。
江琬之前也瞭解過,這個世界的歷史在魏晉以前,跟她原來所在的華夏有些類似。
重要的轉折點是在魏晉時期。
魏晉初期,北魏東晉劃九江而立,彼此對峙百年。
後來魏國一改當年漢時罷黜百家的做法,反而自上而下掀起變革,重開百家盛世。如此數十年,國力日盛,軍威日隆。
晉國風氣卻一直是以清談玄學為主流,時人愛美色,好安逸,文化娛樂倒是蓬勃發展,軍隊戰力卻不堪一擊。
魏國宣戰後,東晉大將卻無一人能擋。
晉帝望風而降,從此百年晉國煙消雲散,歸晉入魏,大魏一統天下。
大魏國祚五百年,繁盛時期不但中土邊疆盡在版圖,更遠處的波斯、大食、東瀛、琉球等國也無不臣服。
正所謂天朝上國,萬邦敬服,百家爭鳴,盛世大魏。
哪怕是到了如今的大周朝,人們也並不忌諱談及大魏的強盛,反而是津津樂道,既神往,且遺憾。
那個盛世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還有重現的可能嗎?
到天聖時期,又為什麼會盛極而衰?
江琬捧史細讀,一時心神沉醉,又浮想聯翩。
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