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第1/4 頁)
按編輯的意思,這章就v了。俺要求推遲一週。六一爭取為&ldo;小朋友們&rdo;上最後一次免費餐,表達一下俺愛護祖國花朵的心意。
按計劃,行文至此,已經三分之二。v的部分不算多。
另外嘮叨一下帶孩子旅遊。有些媽媽覺得帶孩子出門麻煩,太累。有些媽媽覺得孩子不記事,帶小孩子旅遊太虧。俺個人經驗,只要調整好&ldo;旅遊&rdo;的心態,帶孩子旅遊是非常有趣,也非常值得的。所謂值得,不在於孩子能記住多少東西,而在於增強自信,開闊眼界,培養性情。所謂有趣,在於孩子能在成人忽略的地方看到很多樂趣,製造很多遊戲,一旦學會傾聽和欣賞,你能跟著孩子看到一個新的世界。
兒子一週歲後,我們幾乎每年有一次遠途旅行。因為時間較長,我總能感覺到他的進步,也能感覺到自己心態更放鬆。短程出行同樣有效,只不過時間短,積攢一陣才會表現出來。兒子去過不少地方,很多也確實不記得,看照片才能想起一二。
帶孩子旅遊,首先要忘記景點,其次要忘記時間,最後,放下你認定的大多數&ldo;不可以&rdo;。
嘗試
他們母子三人優哉遊哉。
倪乙沒收到平安信,不放心,隔了一個月,尋了個往松江公幹的機會,過來看他們安頓得如何。一問朋友才知道,人還沒到,好在幾天前張歆才送了封信過來,至少不曾出事。倪乙辦完公事,替他們把房子租好,又設法拖延了三天,才等到姍姍而來的張歆一行。倪乙窩了一肚子火,本要發作幾句,瞧見面貌一新,興高采烈的小羊,那火氣立刻就散了。
倪乙辦事的能力其實很不錯,膽大心細,不怕麻煩。從前,倪甲勤快,習慣把他當孩子,事事為他安排考慮,只求他能平安出息,不肯叫他操心。倪乙習慣成自然,想不到他姐也有需他幫的時候。如今,張歆懶惰,指望他出力,有事不瞞他。倪乙張羅得帶勁妥帖,還有成就感。
倪乙同松江府的兩個差役交情不錯。羅六更是一起查過案遇過險的,說過命的交情也不過分。兩地相隔不遠,石家的案子,這邊隱約也聽說一些。倪乙便不瞞他們,把小羊的情況,自己的難處,直言相告。他有個守寡的表姐願意收養小羊,小羊自己也把這個表姨認作了娘。想給小羊換個環境,正好表姐要送亡父的骨灰回泉州,就準備帶了一起去,在那邊住上幾年再說。
倪乙編故事的本領一點不比張歆遜色,三句兩句就給張歆扣了個&ldo;孝女&rdo;的光環。他說張歆是他表姨的女兒,獨女,命運不濟,早幾年就沒了母親,懷孕中丈夫出事死了,生下孩子不久,父親去世。表姨夫是泉州人,年紀輕輕就外出行商謀生,在南京娶親生子,先是各種牽扯走不開,後來身體不好,不便遠行,許多年都沒能回家鄉,臨終想葉落歸根,要求女兒將他的骨灰分做兩半,一半留在南京與妻子合葬,一半送回家鄉。張歆記得老父遺言,待得孩子略大些,不顧親友勸阻,就要親自送亡父骨灰去泉州,順便也替父親祭掃祖父母墳塋,看望族人。寡婦幼兒,山高路遠,陸路不便,只好到松江來等船。
這時代,社會道德最看重的就是孝和義。張歆一介弱女,為了父親遺願,不惜千里跋涉,甘冒海上危險,是孝。自己過得不容易,還收養表姐遺孤,為之打算,是義。有了這兩條,見著前,這些人心裡就存下了好感和同情。
房子是羅六幫著找的,就在他家附近。年輕寡婦畢竟容易招惹是非,倪乙只同羅六交底,對外稱顧實是他們遠親,家業凋零,生計無著,只得來張歆家中幫工,因為老實可靠,這回特意請他一家陪同去泉州。再老實再笨,顧實也是個男人,總有頂用的時候。
張歆對顧實兩口子也是以哥嫂相稱,又特地囑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