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愫,變為一種更恆久的更持續的生命裡的力量,它會讓我們終其一生保有自己的本真,所以人生的性情從一開始不受到社會的雕刻,不違逆內心的本真,看清晰心中的願望,真真實實地走下去,在這樣的淡與漠中,在這樣的不違真實裡,合於天地大道,這就是道家告訴我們,自我的修煉而大化天成。
九、心態與狀態
'畫外音'人生不過幾十年的光景,有的人可以在這兒短暫的時光裡,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得淋漓盡致,獲得成功的人生。而有的人卻空有遠大的理想,一生一事無成。這是為什麼呢?于丹教授認為,決定人生成功的,絕不僅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個人面對生活的心態。莊子用他的許多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做事時,如果患得患失,如果心有所慮,那他所有的經驗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發揮。我們如何才能打破世俗觀念,以一個坦蕩的好心態,把自己的人生活到最佳狀態?請聽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講《于丹心得?心態與狀態》。
人生百年,常懷千歲憂。就象古詩裡面所說的,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我們生命裡面的這一段光陰,跟整個時間的流程相比,這是微不足道的,用莊子的比喻來講,如同白駒過隙,好像是一匹白馬,從門縫裡跑過去,那樣的倏忽一瞬一樣,那麼這麼短的流光,在我們自己的手裡,怎麼樣才是真正的善待生命,怎麼樣的生命才是人生最有效的呢?其實莊子面對這個問題,提供給我們一種態度,那就是達生。
面對生命我們首先要有一種曠達的態度,而心態決定人的狀態。這種態度會決定我們生命的質量。什麼是真正的曠達?莊子說,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達命之情者,不務命知之所無奈何《莊子?達生》。什麼意思呢?真正對此生有通達之心的人,不務,就是不去追求,不追求那些生之無以為,也就是說我們不以為是的東西,我們認為在生命中沒有價值的東西,就不要用此生的光陰去追逐了。那麼大家會說,我認為沒價值我還追求嗎?當然,有的時候我們為聲名所累,有的時候我們趨同於社會的價值。人這一生自己心中無以為的事情,我們就了一口氣去追求的東西還少嗎?有的時候一個小孩子,為了他一個並不喜歡的專業,但是這個專業可能在清華(大學),所以說我寧可服從調劑,在清華(大學)讀一個我不喜歡的專業,家長說,我兒子是清華(大學)的,孩子說,我彆著清華(大學)的校徽,但他心中會有一種隱痛,他真正喜歡的專業可能在他第二志願的那個學校,但是此生他錯過了。也有一些愛情,可能為了娶一個絕色的女子,也可能是為了嫁一個富商,可能他真正捨棄了他心中以為此生正確的那個人,但是為了眾人的眼光,如果說真正做到達生之情,能夠不去追求生命中不以為是,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是一點;另外一點,什麼叫達命之情呢?就是不去追求生活中無奈何的東西。所謂無奈何,也就是說那些無可奈何命運達不到的目標,或者說放下我們心中那些較勁的東西,不去跟有限的時光計較一種真正達不到的目的(于丹心語)。
在艾爾基爾這個地區,經常會有山裡的一種猴子跑到農田裡面去禍害莊稼,其實它們的目的,也都很簡單,無非是儲備一點糧食,也是為了自己的生計。所以艾爾基爾這個地區就有一種捕猴子的方法,就是農民們在家門口放一點米,誘使猴子來最奧妙的絕密在於使什麼樣的容器來裝這個米。他們那裡有一種獨特的細細的瓶頸,大口的瓶子,這個瓶頸的尺寸有奧秘,很細小,恰好是一個猴子的爪子可以伸進去,張著的時候可以伸進去,但是一旦它攥上拳頭就出不來了。那麼它利用的是一種什麼心理呢?在這個瓶子裡面,有大把大把誘人的白米,猴子們夜裡來偷米的時候,把它細細的爪子順著那個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