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八章 姐弟(第1/2 頁)
溫舒雖然只有十歲,在上京城,已經有很大的名頭了。
龔承候世子七歲那年被自己的父親帶去拜訪大儒江則成,與大儒對坐交談半日,大儒便收下了這個弟子。
江則成是大儒,更是大燕國儒家典範第一人,其人極擅書畫,雖然沒有官職,卻十分深到皇帝陛下的寵信。
大燕皇帝文武雙全,天下安定以後便越發醉心書畫,甚至為此設立了科考專案,成立了翰林書畫院。
也因為當今天子的這個喜好,天下計程車子都紛紛開始推崇畫道,開設畫館,將一邊品茶,一邊談畫,論畫,鬥畫,視為世間風雅之最,大燕國的書畫風氣一時間達到了頂峰!
溫舒雖然上輩子學了將近二十年的畫,在書畫大家江則成面前,仍舊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晚生。
即使如此,李熙在書畫上的天賦仍舊讓江則成感到驚訝!
在他的精心教導下,龔承候世子不過九歲,所作之畫便已經超越了大部分成年文人子弟,就連皇帝陛下有所耳聞,都頗有興致的找龔承候要來一幅他兒子的畫作,觀賞之後更是嘖嘖稱奇,將那畫作掛與一處雅室之中,時而欣賞,愛惜不已。
如此一來,龔承候世子李熙名聲更盛。
今年的十歲生日宴,各個夫人們圍在一起與李夫人說話,明裡暗裡都是有說親的意思。
但鑑於李熙自極小開始便很有自己的主意,揚言除非高中魁首,否則不會成親,李夫人此時便只能笑著一一婉拒,但自己的兒子這麼有出息,這麼受歡迎,她心裡是極開心的。
懷恩伯告罪眾人以後,便領著小女兒南悅回家去了,現場留下七個兒子,還要繼續參加晚上的宴會。
溫舒回到後庭,就見到他的兩個姐姐跟過來,便回頭笑道:“姐姐不必道謝,這是做弟弟的應該做的。”
李芸汐和李芸芯相視一眼,仍舊端端正正的朝著溫舒行了一禮:“如果沒有阿熙,這一次我二人恐怕很難洗脫冤屈了。”
李芸汐心慕太子殿下,李家姐妹都是知道的,好在事發之前太子殿下正在北前院,一直到懷恩伯走了也沒有出現。
此事是為南李二家的家醜,圍觀的賓客們給龔承侯和懷恩伯顏面,自然不會到處去傳,只是等他們回到自己府上,與家人說上幾嘴,總是免不了的!
不知道為什麼,雖然李熙其實不是李夫人的孩子,李芸汐和李熙卻長得很像,只不過李熙的姿容是帶著一絲稚氣的男子俊秀,而李雲汐多了幾分溫柔婉約。
但這一對外貌相似的姐弟二人其實並不親近,也從來沒有在一起談過心。
對李家六個姐妹來說,阿熙生來就是眾望所屬,他也不負眾望,從會說話起就優秀的一塌糊塗在李家,不管是李芸汐還是李芸芯,都是有些怕他的。
卻不是因為李熙不好。
即使年紀很小,李熙站著的時候仍舊有一種不怒自威的上位者的氣勢,像是與生俱來的領導者,不能想象這竟然是一個年僅十歲的男孩所擁有的氣質!
在李家,不管是龔承侯李大老爺,還是李夫人,都願意對他言聽計從!
卻不是因為來自父母無緣無故的寵愛,而是因為,李熙的確太聰明,也太優秀了。
七歲考得童生,八歲做得詩賦,九歲一幅畫入了帝王的眼,掛在養心殿的雅室中,時時可以檢視。
今日滿十歲了,一大早聖上就賜下御旨,冊封李熙為龔承候世子,以往的空口名頭徹底落實!太子殿下親自前來恭賀,禮物和賞賜一箱箱的搬進來,別提多叫人羨慕!
但少年成名,並沒有讓李熙顯現出一絲一毫的驕傲之色,他永遠都是那副溫潤如玉,又隱隱透出一股淡漠的樣子,看起來溫文爾雅實則拒人與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