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2 頁)
在這些推送的文章裡面,有一位作者的名字出現得最頻繁‐‐霧裡看花,&ldo;種豆南山下&rdo;欄目裡的作品基本上都出自&ldo;霧裡看花&rdo;之手。
珺雅忍不住笑出聲來,她很難想像張霧這麼故作高冷的人還會取這麼騷氣的筆名。
&ldo;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rdo;珺雅突然想起唐代詩人杜甫的這句詩來。
珺雅點開&ldo;種豆南山下&rdo;的欄目,發現裡面最早的一篇發表於半年前,是一篇關於嚮往田園生活、渴望回歸自然的散文。珺雅匆匆瀏覽一番,雖然文字描寫很優美,但絲毫沒有打動她。
她不喜歡這種堆砌華麗辭藻的文章,覺得這種文章只是一種組詞造句的炫耀,而且對於張霧這種高大的男生來說未免顯得過於陰柔。
&ldo;文章的風格根本和他的性格不符合!&rdo;珺雅忍不住嘟囔了一句,關閉了手機螢幕。
但是沒過兩分鐘,她又開啟了手機進入剛才的介面。退出剛才那篇文章,珺雅又點開了幾篇來看。文章的風格相近,都是&ldo;學院派散文體&rdo;或者帶著明顯顧影自憐意味的新詩,還帶著新鮮出爐的&ldo;象牙塔&rdo;的味道。
珺雅不喜歡這些文章,也不認為他寫得有多好。不過她翻到了一首新詩,這首詩和其他的文章有些不同,它瀰漫著一種&ldo;悲情&rdo;的氛圍。悲情,在珺雅看來就是張霧的名片。詩歌如下:
&ldo;月色在森林起霧,
貓在橋墩下喵嗚。
蝙蝠聚眾狂歡,
黑夜改換紀元。
你與寂寞為伍,
好似輕薄迷霧。&rdo;
這是張霧的內心獨白?珺雅這麼想,難道他把自己悶在心裡不說的話都寫在文章裡了?據說作家都有點這種&ldo;悶騷&rdo;的心理。
珺雅回想剛才看過的幾篇文章,不禁吐吐舌頭,&ldo;還不如把話爛在心裡&rdo;。
她準備退出這個在她看來十分矯情的公眾號並取消關注。
但是就在她將詩歌下拉到評論區時,看見了一個名字‐‐行行重行行。
珺雅對這個名字印象深刻,因為在她把等待的希望都寄託在張霧的手機上時,張的手機螢幕上只出現了這個名字,並且出現了兩次。
&ldo;行行重行行&rdo;是第一個在這首詩下留言的人。
他寫道:&ldo;寂寞就像夜裡霧,天亮了,霧也消失了。&rdo;
這句話觸動了珺雅,陳述的語句就像是某種預示。她看了很久這句評論,評論下還有作者的回覆,&ldo;希望永遠在夜裡&rdo;。
他們簡直像在玩什麼暗黑遊戲,珺雅這麼想,並且在新增朋友處搜尋了&ldo;行行重行行&rdo;的名字,很快列出了幾個暱稱完全相同的使用者,她認準那個和評論區裡出現的相同頭像點選進去。
馬上,&ldo;行行重行行&rdo;的公開資訊和部分朋友圈訊息就出來了,她向陌生人開放了十張照片。
&ldo;行行重行行&rdo;是個女生,資料填寫的是s市。她的長相也很快浮出水面,因為朋友圈可見的前幾條資訊都附有她的照片。
如果這些圖片都沒有過度美顏的話,從照片上可以看出這是個長相甜美的女生,流行的女神長直發、白皙的面板、大大的眼睛、兩頰還有兩個使人羨慕的酒窩,年齡在25-28歲之間。短短的幾條朋友圈裡沒有提到她的真名,所以珺雅只能依舊稱之為&ldo;行行重行行&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