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死去何所道(第1/4 頁)
北門甕城站滿了遼民,他們手裡握著長槍重刀,還有人身上披著後金兵的鎧甲。
兩個廣寧家丁看得心驚膽寒,兩人瞪了康應乾一眼,掉頭便走。
康應乾望著絕塵而去的家丁,冷笑兩聲,轉身返回甕城,劉招孫迎面而來。
“劉總兵,民心可用啊,有他們在,遼鎮也不敢造次。”
劉招孫抬頭望著城牆上黑壓壓的遼民,淡淡道:
“遼人已經覺醒,以後再無人可以欺凌他們了,大明不能,建奴不能,我們也不能。”
康應乾正是萬丈豪情,聽劉招孫這樣一說,頓時有些氣餒,不解問道:
“覺醒?咱們可是幫他們守住了瀋陽城,死了兩萬大軍!”
劉招孫忽然想起前世看過的日本電影。
一群落魄武士破例幫助農民保衛山村,武士們在付出慘重代價後終於擊退山賊,最後活著的三個人被農民無視,在農民熱鬧的插秧舞中黯然離場。
“遼人守住了城池,我們控制了遼東,各取所需,互不干涉。不要對這些百姓抱有太多幻想,多數人的暴政或許更加恐怖,跟著本官永遠戰鬥吧。”
這些充滿後現代風格的臺詞,聽得康應乾一臉疑惑。
他臉上表情不斷變化,最後緩緩點頭,也不知聽懂了多少。
劉招孫策馬走向浮橋,他要趕過去檢視這次戰果,走了幾步,遠遠對康應乾道:
“所以,本官要把瀋陽丟給朝廷,讓新任遼東經略去應付這些吧。”
這話,康應乾自以為聽懂了,撫了撫鬍鬚,自言自語: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眼下也只有朝廷才能鎮住這些遼民。”
他翻身上馬,急忙跟上劉招孫。
戰兵們正在將戰場上繳獲的糧食、鎧甲、金銀,全部收攏起來,堆積到北門甕城。
一些眼紅的遼人開始蠢蠢欲動,很快被殺氣騰騰的戰兵驅退。
這是劉招孫的底線,任何人都不能觸碰。
他可以不讓士兵進城搜刮那些無主之財,也可以不讓商務司的人去清理那些無主之地。
不過,後金大軍在南岸遺留的所有財物,都將歸於開原軍所有,沒有劉招孫的允許,任何人不得染指。
實際上,經歷了血腥屠城,暴起反抗,這群手持利刃的遼民,對任何軍隊都沒有信任,包括對開原軍。
斬殺完城內後金兵後,城內秩序就靠遼民自己維持,開原軍只在北門甕城休整。
商務司派出幾人進城和遼民購買藥品等物資,都是一手交錢,一手拿貨。
劉招孫治軍嚴苛,恩威並用,又輔之以他所謂的大道。
所以岳家軍的“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在這裡只是小兒科。
所以到目前為止,開原軍沒有一起擾民事件發生。
杜度帶著兩名戈士哈,親自將佟養性送到劉總兵面前。
佟養性遍體鱗傷,鼻子被打的歪在一邊,說起話來嗡嗡嗡,像是被蓋在一個大缸裡。
“本官斬殺你兄長,是因為他殘害漢人無數,且以此為榮,他還差點殺了本官的女人。”
佟養性跪在地上不停叩頭謝罪,劉招孫聽不清他在說什麼。
一名衛兵把耳邊貼在佟養性身前,仔細聆聽。
“大人,他說他以後給您當包衣,做牛做馬服侍您。”
劉招孫環顧四周,上前扶起佟養性。
“本官為之奮鬥者,就是讓普天之下再不要有包衣。”
佟養性灰暗的眼睛頓時變得明亮,他早聽說過劉招孫為人處世異於常人,聽到這麼說,心想劉招孫必定是要千金市骨,饒過自己這次。
劉招孫緩緩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