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三處要地(第1/2 頁)
“這可以說是大王對你的一種保護。”安國君解釋道,“大王看好你,並不希望你捲入我與關內侯之間,大公子與二公子之間的派系爭鬥,無論將來太子是誰,他都希望你可以在未來,繼續為寧國出力,而不是在這一場太子之爭中,早早的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
聽完安國君的話,方即墨也立刻就明白了。
自己這個頭銜,可是太子師,也就是說,誰能成為自己的弟子,誰就是下一任的太子。公子昭自不必說,就連公子良也不會再將自己視為敵人,反而會被當做極力拉攏的物件。
“我還要謝謝你。”安國君一邊說著,一邊將身前的點心推到方即墨的身前,示意他不必客氣,“你在鬼谷中的那一番高論,讓我在寧國朝堂中輕鬆了不少。”
安國君所說,是指方即墨那一番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的發言。想來那一番話傳到雲京之時,公子良應是嚇出了一身冷汗,連同關內侯一起,都再不敢繼續對安國君窮追猛打。寧王本就想借著此事敲打一下公子良,一看效果如此之好,對方即墨自然更加喜愛。
“看來,寧王還是對公子良有著深厚的期許,否則,不會對他一再敲打。”方即墨嘆道,“寧王之所以一直拖著不立太子,恐怕也是在等公子良轉變思想。”
“公子良的確是一個人才,能征善戰,可以說,除了對變法有些成見外,幾乎是一個完美的國主繼承人。”安國君道,“若他能真心支援變法,太子之位,早就是他的了。”
“可惜,他看不透。”方即墨搖搖頭。
“公子良並非是看不透,而是與保守派繫結太深了,積重難返。”安國君否認道,“若是他的立場翻轉太快,將來就算是坐上國主之位,寧國也會不穩。”
“那麼關鍵還是關內侯。”方即墨道,“可是,關內侯畢竟是保守派的領袖,老士族都以他馬首是瞻,他怎麼可能支援變法?”
“你把關內侯看得太簡單了。”安國君道,“關內侯姜羨,雖是承襲父輩爵位,但其自小便在老士族中屬於出類拔萃的存在。與公子良類似,關內侯反對變法,並不是對變法本身有什麼不滿,而是他姜家身為老士族的領導者,不能不考慮追隨者的利益,站在變法的對立面,實屬不得已而為之。與其說他是反對變法,不如說他是反對我。”
方即墨聽罷,無可奈何道:“若是對事不對人,或有轉圜餘地,但現在是對人不對事,那麼安國君與關內侯,便只能是你死我活的局面了。”
“這點倒是不用你來操心。”安國君道,“我與大王已經想出萬全之策,真到了那一天,仍然反對變法,執迷不悟之輩,只有死路一條。”
方即墨聽得心中咯噔一下。
自古變法者,皆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安國君定然也明白這其中的道理。此刻他說出這樣的話,想來,已經有了殺身成仁的想法。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
用過早點,二人在府邸中晃晃悠悠,一路來到安國君的書房之中。踏入書房的一刻,迎面便是一張巨幅的寧國地圖,幾乎鋪滿了書房的整個牆面。
方即墨看著寧國疆域,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可是有什麼想法?”安國君見他深思,好奇道。
“我腦子裡閃過一條奇策,或許可助寧國成就大業。”方即墨忽然開口道。
“嗯?”安國君微微一驚。
方即墨伸出手來,在面前巨大的地圖上,點上三個點。
第一處,是北方與淵國接壤之處的定軍關,第二處,是與南面晉國隔江相望的南江郡,第三處,是離國的周郡。
此三處分別落在淵國、南晉、離國的手中,就像是三扇門,將寧國牢牢的關在這群山之中。
“先說定軍關,淵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