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第1/2 頁)
郭圖聽聞高順援軍到達,知道自己說降已然失敗,只有灰溜溜地回到袁紹大寨去了。袁紹見郭圖回來,見郭圖的神情就已經猜到了事情的結果,但是還是問道:&ldo;那徐榮不肯獻關投降?&rdo;郭圖嘆氣道:&ldo;屬下無能!本來屬下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那徐榮,可誰想就在他欲投降之際,那當朝大將軍鄭永聖的結拜兄弟高順率兩萬人馬趕到虎牢關,徐榮接到通報後權衡利弊,最終還是將屬下趕了回來!唉!屬下無能請主公降罪。&rdo;袁紹拍案而起道:&ldo;什麼?高順帶著兩萬人馬支援虎牢關?&rdo;郭圖見袁紹拍案而起發問,心中也是害怕,生怕袁紹怪罪他辦事不利,答道:&ldo;通報的小校確實是說高順領兩萬人馬來支援虎牢關。要不是那高順來到,那徐榮肯定投降於主公!&rdo;袁紹也不想聽郭圖的辯解之詞,現下虎牢關已來兩萬人馬,若是強攻肯定要付出代價,反正那些代價不是他的,袁紹也無所謂,只是想那虎牢關難破,這復興家族聲望就多了一道坎坷。當下揮手讓郭圖下去。當夜寫信給曹操言明此事,說高順帶著兩萬人馬接應虎牢關,高順既然出馬,那鄭永聖親徵關東諸侯就不是空穴來風,督促那幾路諸侯加緊攻擊虎牢關。
那幾路諸侯接到袁紹戰報後,坐下來開了個短會,言明高順既來支援虎牢關,那鄭永聖親徵之日也不遠了,當下各諸侯命各自兵馬加緊攻關,誓要在鄭永聖大軍到來之日攻下虎牢關。
虎牢關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其實歷史上虎牢關就是汜水關,天尊為了情節需要也學羅貫中大大將其分為兩個關。此乃小說各位書友也不必太過較真。)虎牢關憑山而築,城牆高厚,地勢險要,將通往洛陽的進口完全封閉起來,插翅難過,一日不破虎牢,則休想前往洛陽。眾諸侯得知高順來援的訊息後,就對發起強烈的攻擊。雲梯飛架上城牆,奈何虎牢關據地勢險要,只有從正面攻關,而關上守兵人數眾多,諸侯攻關就已損失萬人。這日永聖與華雄、典韋領五萬軍馬到虎牢關,訊息一經傳出,眾諸侯皆是大笑,這鄭永聖只領五萬人馬來助戰,難道是送死不成?袁紹聞得永聖只帶少許兵馬後立即下令十五路諸侯合兵一處攻打虎牢關,誓要與鄭永聖決一死戰。
★★★★★★★★★★★★
今日看了看書評,本人高興了,終於有人提出了意見了誠然!天不負我!
第七十章 決戰前夕
十五路諸侯合兵一處攻打虎牢關,雖然合兵一處,看起來兵士比較多,有三十萬餘眾,但虎牢關前地形狹小,每次攻關都不能超過六萬人。袁紹下令將十五路諸侯分為五隊,每隊六萬餘人,日夜不停地輪流進攻虎牢關。奈何虎牢關完全的易守難攻,區區一萬人就可以抵擋住那一隊六萬餘人的瘋狂進攻。滾石、滾木、火油、弓箭這等守關器具,虎牢關是應有盡有。諸侯聯軍苦攻幾日都未見成效,士兵們還沒靠近關牆就先被一輪弓箭掃射,盟軍士兵們不得不舉著盾牌,一步步艱難地行進,待到達高牆之時欲架雲梯開始強攻,關口上的滾石、滾木就迎接而來。一隊隊扛著巨木準備轟擊城門,奈何那巨木還未接觸城門,那一輪弓箭將那些士兵射死在當場。
如血的殘陽,在這萬物復甦的季節中此刻略顯蒼涼。經歷過一天的強攻,虎牢關仍是屹立不倒,這一天終於是結束了啊。盟軍士兵們打掃著攻關犧牲的那些英勇的戰士們,其實這些戰士根本不知道所謂的國家安定,所謂的清君側,更不知道這戰是為誰而打,他們只知道這是上頭的命令,若是不服從,那就得軍法處置。為了混口飯吃去軍中當兵的他們已經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了,有戰就打,打贏了就有好就好肉,當然那是你運氣好能在戰場上存活下來,才能享受到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