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1/2 頁)
永聖走到小亭中,見萬年公主與蘇慧在此,與她們打了聲招呼。蓮兒見永聖到來興許能夠讓萬年公主開心起來不再悶悶不樂,於是對永聖說道:&ldo;公子,蓮兒與蘇護衛正陪公主在亭中賞花,可公主卻悶悶不樂,不知道有何煩心之事。&rdo;
永聖看了看劉慕,五年不見,更覺劉慕亭亭玉立,見她愁容滿面遂問道:&ldo;劉慕何事讓你如此悶悶不樂?&rdo;
劉慕也不介意永聖直呼她的名諱嘆氣道:&ldo;父皇近日身患重病,怕是時日不多矣。&rdo;
原來是這回事讓劉慕如此,劉慕不說永聖還都快忘了,今是中平六年春三月(公元189年,三月)劉宏快要駕崩,劉宏一死就揭開了三國亂世的序幕。當下永聖勸道:&ldo;生死各安天命,此乃常理,我夜觀天象,以我估計你爹的時日只餘約一月而已,珍惜時間,好好盡些兒女孝道,莫要等到他日而後悔莫及。&rdo;話語中透著無盡的滄桑與無奈。
劉慕知道自己父皇時日不多,聽得永聖斷言父皇時日只餘一月,心中甚是悲哀,不想一月後自己就要失去父親,經永聖提醒抓緊時間盡些兒女孝道,當下告辭攜蘇慧回宮盡孝道去了。永聖見劉慕歸去輕嘆一口氣,蓮兒知道永聖又想起自己家鄉的親人,也不打擾,靜靜地在旁陪伴著永聖。
皇宮嘉德殿。劉慕攙扶著劉宏臥立在榻前。上軍校尉蹇碩在旁候著。
劉慕神情悲哀,問道:&ldo;父皇,你有何要事要兒臣讓蹇碩來?&rdo;
劉宏虛弱道:&ldo;此乃國事,女兒家勿要多問。&rdo;轉而叫蹇碩道:&ldo;蹇碩!&rdo;&ldo;奴才在!&rdo;
&ldo;蹇碩!朕往日待你如何?&rdo;
蹇碩回答道:&ldo;皇上待奴才恩重如山!當初要不是皇上……&rdo;蹇碩磨嘰了好一會兒終於把劉宏對他的恩惠道清楚。
劉慕在旁聽著蹇碩的磨嘰有點不耐,但不敢出聲制止,自己老爹沒發話,當女兒的怎麼能插嘴呢?
劉宏聽完蹇碩的磨嘰,虛弱道:&ldo;近日那大將軍何進,看我身體快不行了,現在正拉幫結派,等朕駕崩以後,要立皇子辯為帝,朕疼愛小兒子協,想立他為皇帝,你給朕想想有什麼好辦法。&rdo;
那蹇碩一聽原來是這麼回事,當下獻策道:&ldo;要不皇上下道聖旨,立二皇子為太子不就成了。&rdo;
劉慕在旁聽著,原來是誰繼承大統的事啊!這與她沒關係,兩個都是她弟弟,誰當皇帝她都無所謂,但是自己老爹有點偏心,同樣都是兒女為什麼老爹更疼自己的小弟,劉慕有些不服。但也不敢說出來。
劉宏虛弱道:&ldo;自古廢長立幼都會被大臣們反對,朕這道聖旨不能下,你這奴才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樣吧朕有個法子,讓你去幹。&rdo;
&ldo;皇上請說!&rdo;
&ldo;朕駕崩後,何進必立朕的大兒子為皇帝,你到那時與你的手下們合計合計,把何進給殺了,再立朕的二兒子為皇帝,反正你們平時缺德事也沒少做,都是朕保著你們,若我去了,憑你們與何進的關係,肯定會被何進殺掉,你們先殺何進,反正你們也被人罵習慣了,就擔下這個罵名,廢大兒子,立二兒子。知道了嗎?&rdo;
劉慕心想,這怎麼成!把大漢江山交到太監手上,若不成功還好,若成功了那群太監就是功臣,到時候豈不是無法無天了。絕對不行。出言制止道:&ldo;父皇,這個辦法不行!誰當皇帝不都一樣嗎?他們兩都是你兒子,你若讓蹇碩辦這事大漢江山非亂不可。&rdo;
&ldo;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