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第1/3 頁)
承安聽出其中微妙來,目光一沉:&ldo;……張大人。&rdo;
&ldo;最好的都在那裡頭了,&rdo;張英面不改色,捏著茶盞蓋子的手指了指內室:&ldo;殿下去挑兩樣吧。&rdo;
&ldo;張大人差事辦得真好,&rdo;承安盯著他看了一看,既沒說好,也沒說不好,只是輕輕道:&ldo;聖上知道了,還不知會如何誇讚。&rdo;
&ldo;殿下以為聖上不知道嗎?&rdo;張英側目看他,不以為意:&ldo;抄沒家常這種事,大理寺卿一個人就能辦得妥當,殿下以為,聖上為什麼要叫我過來?&rdo;
承安聞言,眼底的嘲諷淡了些,依舊沒有說話。
&ldo;聖上吩咐我過來,同我請殿下過來,其實是一個意思。&rdo;
他不說話,張英也不在意,漫不經心的撥著茶,道:&ldo;殿下是聰明,臣在這個年紀,遠遠不及,而您現在還欠缺的,就是火候。&rdo;
&ldo;我說一句話,您別不願意聽。
‐‐按照殿下現在的水準,想在朝堂上站穩腳跟?&rdo;
他抬起眼來,向承安一笑,露出滿口白牙:&ldo;還差得遠吶。&rdo;
承安抿緊了唇,目光黑沉,直直的盯著他看,卻不說話。
張英也不在意,依舊笑意溫和,由著他打量。
最終,還是承安先退讓了。
往一側的內室去,他信手挑了幾幅前朝古畫,走了出來。
&ldo;謝張大人指教,&rdo;他向張英頷首:&ldo;告辭了。&rdo;
張英起身示禮,語氣客套:&ldo;恕不遠送。&rdo;
伴著趙家的慘澹收場,此次科舉舞弊案落下帷幕。
聖旨已下,趙立洋被打入牢獄,只待秋後問斬,趙家一眾人也已經被收押,只等著再過些日子,便啟程往幽州去。
救下趙立洋,蕭家已經是不抱希望,只是對於趙家的一眾人,尤其是趙夫人蕭氏於其子趙旭遠,他們還是希望能夠盡力而為的。
賢妃這幾日病的厲害,整日都離不得藥,聽聞胞姐不日便要發配幽州,更是心中鬱結,難以釋懷。
她不再對聖上抱有希望,只吩咐人致信給靜儀長公主,希望她能懇求一二,叫胞姐外甥留在長安,不要遠赴幽州。
靜儀長公主不喜皇后,加之其子陳立與皇后胞弟姚軒的爭端,早先舞弊案傳出時更是對其落井下石,吩咐人出去傳話,攪弄風雨,這會兒聽賢妃致信求情,倒是很願意過去幫一把。
畢竟是女兒將來的婆婆,又不是什麼大事兒,她也願意出力。
只可惜,等到第二日,她便顧不上蕭家了。
錦州巡察使與錄事參軍一道上疏,彈劾駙馬陳陽巡牧錦州時殺良冒功,賣官鬻爵,被發現後更曾戕害下轄直言官員,藉以掩蓋此事。
聖上聞言大怒,親自遣使往錦州巡查,暫押駙馬陳陽於大理寺,以待來日詳查。
趙家剛剛消散的陰雲覆蓋到陳家上空去,煊赫多年的光耀門楣,登時風雨飄搖起來。
第65章 敗落
紅葉親自奉了一盞清露, 腳步輕緩的進殿後, 才見內裡帷幔已經被錦書掀開一條細縫, 無風卻在左右飄浮, 趕忙上前屈膝行禮。
&ldo;‐‐娘娘醒了?聖上前頭有事,往含元殿去了。&rdo;
&ldo;唔, &rdo;錦書伸手接了那隻玉碗, 潤了喉嚨, 方才低聲問道:&ldo;外邊還下著雨嗎?&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