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神話與科幻(求首訂)(第1/3 頁)
10月7日,霓虹國知名遊戲媒體《週刊電擊前線》透過官方foc率先披露了一則訊息:神甲與一家華夏公司達成合作,將會邀請一位華夏製作人為他們開發新遊戲。
短短的一句話,立刻便引爆了整個霓虹遊戲圈。
《電擊前線》與多家本土公司高層關係一向良好,要是這些公司的新聞,往往八九不離十。
這條資訊有兩個關鍵點,神甲和華夏公司。
此前霓虹與華夏兩地的遊戲公司也屢有合作先例,不過基本上都是統一的模式:霓虹廠商進行ip授權,華夏公司研發網遊或手游上線圈……賺錢的模式,至於是授權費還是盈利分成就看他們具體的協議了。
而邀請華夏製作人來霓虹開發新遊戲,從來沒有過。
尤其還是神甲,最近關於《光之子》的失敗和大規模裁員這樣的負面訊息鋪天蓋地,聲望每況愈下,在這樣的情況下似乎是顯得有些狗急跳牆,病急亂投醫。
雖然在歐羅巴和亞美利加兩地收購了不少工作室子公司,但他們在江戶的本部一向堅守傳統,研發主力包括製作人也全都是自家培養的霓虹本土嫡系。
現在連這樣的傳統也要打破了嗎?
不過稍微細品一番,一家華夏遊戲公司……
恕霓虹國遊戲玩家們孤陋寡聞,暫時想得起來的,值得被《週刊電擊前線》拿出來這麼一說的,真不太多。
就當前來說,人氣最高,最具有討論價值能帶動流量的似乎就那麼一個。
《魂》成了霓虹玩家們最新的寵兒,這種玩法和敘述方式對他們似乎有一種天然親和力,深邃宏大值得細細探索的精細世界觀尤為他們合胃口。
在它最初70萬套出貨的實體光碟中,霓虹國內便消化了其中31萬套,屬於絕對的主要戰場,甚至比米國還要多。
雖然說話說一半,不把事情說透也是媒體們常用的招數,讓玩家們自發討論,最好能隨便瞎猜,不負責任地蹭到別人的熱度。
但這差不多也跟把四十二和陸啟的名字直接念出來也區別不大了。
不要小看了玩家們的推理能力,當然……可以猜測的範圍也確實很小。
關於這件事的討論,霓虹玩家們主要分為了三個陣營,相互對立,各抒己見。
一部分人比較悲觀,屬於保守派。
近些年霓虹遊戲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逐漸降低,“車槍球”遊戲風靡全球,恰好又都不是他們的強項。以rpg為代表的霓虹遊戲市場佔有率持續緊縮,廠商們受限於資金和相對落後的技術被西方巨頭們牢牢壓制,技術更新換代慢,甚至遊戲設計理念上也漸漸掉隊。
就在霓虹國本土也有不少人唱衰,幾年前就有製作人發出了“霓虹遊戲已死”的悲嘆。
總體而言這是一個善於學習的名族,但學習的物件向來都是西方列強。
如今居然要去邀請一位來自華夏的製作人來幫他們開發遊戲,真的淪落到這種程度了嗎,在他們看來是完完全全的倒退。
在遊戲領域,那是一個一直在學習著自己技術和理念的市場啊。
別說重鑄霓虹遊戲榮光吾輩義不容辭,這樣的行為簡直就是承認了在設計能力上,霓虹遊戲現在連華夏的最高水平都比不上了,離他們最輝煌的那個時代越來越遠了。
回不去了啊,悲鳴吧,諸君!
另一部分則是開放派,他們認為如果真的是四十二的陸啟製作人的話就不一樣了,並非難以接受。
這確實是一位新人,但短短的一年內三款作品已經證明了其出色設計能力,是一位兼具文化性和商業性多元化風格的製作人。
遊戲與傳統行業不同,它有前輩,但絕不會有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