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念力無雙之縱橫宇宙 > 第四十五章 登陸火星

第四十五章 登陸火星(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軍閥:從少帥開始養成星穹鐵道:哪來的這些角色?三國:羊奶肉包,我竟黃袍加身了關於轉生成異貓被黯盯上這檔事阿瑞斯病毒之我是土匪魂穿提瓦特,開局誤入世界樹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崇禎的崛起猛將三國之無限召喚火影:我是大筒木輝夜火影:那個小院太過神奇影視:劇本爛關我啥事偷星:穿越九千年的守護李隆基:逆子,你敢弒父?三國:我有無限銳士,可復辟大秦從梁山開始,霸佔三國寶可夢世界就是烏托邦三國:三分天下高達seed之東方啟明我被王莽拉著穿越

第四十五章登陸火星

監控衛星傳來的火星地形圖顯示,火星的南北部差異極大。

南部是滿布各種隕石坑和高山、峽谷的高原地帶,而北部卻是火星新的造山運動形成的低窪平原。

照理說,楊子江應該選擇平原地區進行著陸,並在那裡建設人類在火星的第一座基地。

但是飛船的中央智慧控制系統經過計算得出,一旦火星南極的冰蓋全部融化,那麼最先受到衝擊的,就應該是處於低窪地區的北部平原。

而楊子江的此次火星之行,改造火星,讓火星變得適合人類居住,應該是重點之中的重點。

讓火星南極的冰蓋融化,成功進入北部平原,並最終成為人類灌溉農作物的水源,這將是楊子江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註定成為沉沒區的北部平原,一早就在楊子江的基地駐紮地點名單裡被劃掉了。

雖然楊子江有信心自己建造的人類基地能夠在漫天的大水中依舊堅挺。

但是沒有那個必要,人類還是應該在陸地上好好的生活。

畢竟將來推動火星人類發展的無論是種植業、養殖業還是工業,都需要大量的陸地作為依託才行。

總不能建完了偌大的火星基地,就為了在火星海底種植海帶吧!

根據火星監控衛星的統計分析資訊,飛船在火星的南部高原地帶找到了一塊巨大的平原地帶作為人類在火星建設的第一個基地所在地。

這塊平原真的足夠大,整整有500公里長寬,周圍是南部高原的崇山峻嶺,據楊子江估計,倒是能夠幫助在平原上定居的基地抵擋住火星上肆虐的暴風!

而且,楊子江覺得,這裡不僅適合作為一個基地,甚至後繼還能發展成為一個大型的人類定居城市!

控制著飛船降落在了這個巨大平原的中央,楊子江首先做的就是利用飛船自帶的機械裝置在平原的正中心開始,為基地的建設打好地基!

因為事先探測好了這塊平原的地質結構,基地的地基建造的非常順利!

從飛船一早上降落在這片平原地帶,到了第三天晚上,整個基地的地基已經建造完畢。

一個長寬各有100公里的基地模型已經初具規模!

安排所有的志願者好好休息一晚,第四天開始,基地的建設工作就正式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因為火星上的氣候暫時還不適合人類生存,不僅氣溫只有零下130多度,甚至連大氣的密度也僅僅只有地球上的百分之一。

所以只能透過機器人來完成目前人類所無法完成的戶外工作。

而所謂的機器人戶外工作,其實就是透過感測器模擬飛船內的志願者人體動作,進而對戶外基地的建設勞動。

楊子江在飛船的七層空間內設定了10萬套人工操作服,這些操作服可以捕捉人類的動作變化,傳導到對應的機器人身上,進而指揮這些機器人的動作。

志願者們穿戴上人工操作服,透過固定波段進行連線後,機器人的視野也就變成操作人員的視野,機器人的行動也就和志願者的動作保持一致了!

當然,因為飛船內部空間的原因,這種感測機器人(楊子江簡稱為高達)也只是簡單的製造了3萬多個,目前,已經有1萬多個感測機器人在志願者的操控下忙著基地外殼的建設工作。

基地外殼的建築材料和飛船的外殼材料相同,都是由耐高低溫和抗衝擊材料組成。

但是和飛船材料不同的是,飛船材料上除了舷窗是透明的,其他都是金屬光澤的不透明材料。

但是這次建設基地外殼所選用的材料,楊子江卻全部選擇了透明材料。

這就好比是東北地區冬天蓋的塑膠(玻璃)蔬菜大

目錄
星際駭客邪道漫畫,我火出圈了!快穿女配:病嬌反派他又蘇又撩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