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精益求精(第1/2 頁)
三月六日,星期天,農曆正月二十三。
宜開業開工訂婚開張,忌裝修結婚入宅。
中戲校園內,《青春派》劇組在教學樓的空教室內低調組織了開機儀式。
這是每個劇組的傳統。
當然,在學校裡面做這種封建迷信並不好。
李謹言等人僅僅是用紅布遮擋住攝像機,並沒有放什麼關公像或者供奉豬頭之類的東西,更沒有香爐。
一切形式從簡。
紅布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鎮邪。
在他們這邊就變成了劇組動員大會。
簡單向攝像機鞠躬祈禱後,李謹言就上前將紅布揭開,然後格外肉疼地掏出一疊紅包分別發給現場所有人。
“開機大吉。”
“開機大吉。”
每個人都有份,大家也都將這當成是動員大會。
反正說吉利話又不額外收錢。
周銘等人知道這紅包裡面有多少,昨晚他們幾人幫忙包了三十六個。
俗話說六六大順,李謹言就希望自己的電影能順利拍攝、製作完成,如果能上電影院就更好。
工作人員們昨天就跟謹言導演工作室簽訂了僱傭協議。
沒人會說他小氣。
因為他自掏腰包拍了整部電影,還將影片的後續收入拿出來跟大家分成。
李謹言沒有畫餅,而是用收入分成來充分調動大家積極性。
只要完成了自己的那份工作,就能為影片增光添彩。
萬琳很久沒拿到過開機紅包了。
這次竟然是由學生給自己發,她珍而重之將其放在了口袋中。
“好了,大家既然都拿了紅包,那就準備拍攝吧。今天的拍攝任務都知道吧?”李謹言並不想浪費時間。
劇組每多拍攝一天,支出就要多上萬元。
“知道了!”
工作人員們異口同聲回答起來。
這會兒每個人的動力都很足,道具、攝影還有燈光師都分別去調整裝置以及佈置場地。
現場一片火熱。
為了能給電影拍攝開個好頭,李謹言特意將萬琳放在第一個拍攝。
她是所有演員裡面最有經驗的人。
如果拍攝順利的話,可以有個非常出色的開頭。
此時的大學教室已經被佈置成了高中教室的模樣。
中戲空教室比較多,這裡就是特意申請的專門拍攝地,足足有兩週時間可以利用。
包括李謹言在內的成員自發變身成為道具組,跟群演配角們一起將其進行了一比一複製。
前面黑板正上方是紅色塑膠字型寫著的“博學慎思”與“明辨篤行”。
而在黑板的角落上則寫著高考倒計時以及值日生名字還有課程表。
教室後面的黑板報同樣是他們自己完成的。
就連課桌以及課桌上的書本都是穆雨詩發動大家去廢品回收站購買,以及找燕京本地的同學借。
站在這屋子裡面就有一種時光回溯的感覺。
由於條件有限,劇組並沒有組織拍攝什麼定妝照,所以大家只有站在鏡頭前才知道拍出來會是什麼樣子。
格外原生態。
同時又非常真實。
沒有刻意去做造型。
萬琳化好妝之後就來到了鏡頭前面,此時李謹言正在跟攝像師還有燈光師調整光線。
“萬老師,您這裝扮往這裡一站就有範兒了。”
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不怎麼上鏡,可是化完妝以及打光之後就變得光彩照人。
更別說萬琳這種天生大美人。
明明妝容以及髮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