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告一段落(第1/2 頁)
王崢這次給麥田賺了不少錢,並且麥田的發行成本也沒有多高。
王崢自費發歌,多虧專輯大賣了,不然就發行費用和開始的五萬張唱片壓制,還有製片成本就能讓王崢陪幾十萬。
後來大賣了,可是廣告費也沒有增加,純賺啊,雖然製片那裡沒有掙錢,發行可是賺大了。
王崢也是暗暗驚奇,他是知道廣告有多簡陋的,花錢的那種開記者會,上電視,各種宣傳,他是一樣沒用上過。
就一張照片,發行費用就是原來打算的二十萬就能搞定。
八十五萬張專輯,發行費用就能拿七百六十多萬,當然他還得給經銷商分,那就不知道怎麼算了。
反正最後預估,王崢能賺五百萬,不過也得小半年才能完全收回來。
這還是暢銷歌手的銷量,怪不得都說實體專輯已經死了。
歌手都得靠各種商演賺錢啊,發專輯根本不掙錢。
張璐告訴王崢,就《最初的夢想》這首專輯的銷量,最起碼可以進入港澳臺銷量排行的前三十。
張璐現在真的是拿王崢當成一塊寶啊,自己總算是在公司立住腳了。
他也害怕王崢被別人挖走,他又沒有籤合同,所以回款剛到,他就讓財務把錢轉進王崢的工作室了。
這次也是聯絡一下感情,並且承諾,下次的製片成本是公司出的,並且發行不可能這麼簡陋。
王崢只要自己過去就行了,當然也不可能像這次這樣,除了製片成本,所有收入都歸王崢所有了。
王崢也沒有奇怪,第一次是公司不看好自己,自己自費出歌,所以自己能得到純收入的一大部分。
公司只能跟全國那麼多經銷商分七百多萬,自己卻一個人拿五百萬。
不過王崢以自己已經和夏彤工作室簽約的理由拒絕了。
王崢又不傻,麥田要是出製片費用,那自己就得籤給他們公司了,要是《最初的夢想》沒有發行,王崢還願意。
現在都已經小有名氣了,還上去舔什麼啊,直接合作就行了。
就像這次,麥田也少掙不了多少,廣告費太省了,擱其他歌手,這個銷量,沒有個幾十上百萬能行嗎。
張璐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了,看王崢沒同意也沒說什麼。
現在是它們公司需要王崢,不是王崢需要他們。
他也只是個打工的,他還想製作王崢的下一張唱片呢。
王崢的唱片挺省錢的,譜譜都是自己的,編曲也能自己做了,最多幫忙調整一下。
至於混音什麼的,也賺不了版權費用,所以說原創歌手有前途。
非原創的,不說成名了路沒有原創的好走,就是分下錢來,你還得給版權費,那可是按專輯分的啊。
每賣出一張專輯,詞作者,曲作者,編曲都要分版權費,所以那些歌手才瘋狂商演,唱片真的不掙錢。
聊過之後,張璐也挺忙的,招攬沒有成功,就回公司了。
王鐵柱和夏彤雖然也很驚奇,兩個多月,首筆款項就有五十萬,後續還有四百五十萬的收入,太能掙了。
不過兩個人也真的是見過大風大浪了,《等一分鐘》的彩鈴收入太嚇人了,感覺五十萬都是小錢了。
這工作室也就是個皮包公司,全靠著彩鈴支撐了。
現在都十月底了,看王崢和夏彤這不把五十萬看到眼裡的狀態,應該分成少不了。
他也沒去看下載量,直接問就好了,得知具體收入後,他驚呆了。
國慶後,是第三波錢,已經到了一個極為可怕的地步。
在上個月下載量達到了一千萬出頭,到工作室手裡有二百七十多萬的收入。
已經發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