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第1/2 頁)
胡惟庸低頭沉思起來,倘若成功,即使丟了相位也可流芳萬世;若不成功,又讓皇帝知道,必疑是與
北元勾結,雖身有百口、口有百舌也說不清楚了。
丁斌善察人意,明白鬍惟庸是怕走漏訊息,便跪下發誓道: &ldo;蒼天在上,今日之言,丁某敢洩漏於人,滿門不免血光之災!&rdo;
紀達也跪下發誓道:&ldo;今日之言,出我之口,敢有洩漏,九族不存!&rdo;
封績卻向胡惟庸跪了,道:
&ldo;小人蒙丞相收為心腹,無寸箭之功,感愧良深。小人願冒死前往大漠,去說北元歸順。&rdo;
胡惟庸扶起三人,道:
&ldo;難得眾位先生如此忠謹,為使國家安寧,邊民少受戰禍,老夫就以身家性命為注,敢請封先生一行!&rdo;
封績銳身自任,丁斌卻向他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北元主究竟在什麼地方?他們已改變定居生活,重新逐水草而居,漂泊不定,如何尋找?封績卻以為,只要從甘陝出境,向蒙古人打聽,總能打聽出來,無非多費些時間而已。眾人都覺得有理。胡惟庸建議他以客商身份為掩護,叫胡璉為他備好貨物、通關文書與隨行夥計。幾天後一切準備就緒
,胡惟庸親自為他餞行,送他上路。
這日,胡惟庸接到鎮守廣州的永嘉侯朱亮祖劾彈廣州知府道共的書表,指控道共對鎮將訕傲無禮,役使衛卒,他的女兒朵兒都花潛逃廣州,被邏卒捕獲,道共又讓武林高手劫走。胡惟庸見了大驚,因這三條罪狀,犯下任何一條都是死罪,而道共竟會如此不顧王法。胡惟庸忙遣使去廣州查問,同時向朱元璋奏稟。朱元璋閱表大怒,馬上要派使臣持了尚方寶劍,前往廣州取道共的首級。胡惟庸連忙諫道: &ldo;道共與永嘉侯失和,人所共知。今永嘉侯所劾道共三大罪,乃一面之辭,未辨真偽;設萬一有差,豈不屈殺道共?臣已著人前去查訪,待此人回來,再作區處未遲。&rdo;
派人核查上奏書表的真實與否,本是中書省職權範圍裡的事,而對大小事都必躬親做主的朱元璋,卻以為胡惟庸眼中沒有皇帝,竟不奏聞便先派人稽查,心中很不高興了,當下虎著臉說道:
&ldo;朱亮祖乃是粗人,豈會像文臣那樣巧織羅網,陷害於人?道共原系韓林
兒偽臣,一貫狷傲;又以學問自負,看不起大明功臣,乃情理中事。眾卿不必多言!&rdo;
殿中文臣見朱元璋把文臣都列入厚貌深顏,巧於羅織人罪者,誰還敢說話?而武臣們因與朱亮祖關係不錯,又都惱恨文臣們時時攻訐武臣恃功冒法,巴不得將道共殺了塞文臣之口,除徐達、李文忠與馮勝三人而外,都紛紛頒揚朱元璋決事聖明,為朱亮祖唱讚歌。朱元璋於是派出了欽差大臣。 過了幾天,道共的奏章到了。在奏中,道共列舉了朱亮祖的兩大罪:其一,廣州土豪數十輩抑價賤買市中珍貨,稍不稱意,輒巧詆貨主以罪,道共將其魁首號枷示眾,諸豪爭賂朱亮祖求免,朱亮祖在為他們講情遭到拒絕後,竟公然破枷放了土豪,以他事將道共抓去拷問笞之;其二,廣州富民羅某納女於亮祖,因而怙勢為奸,觸犯刑憲,道共按治,亮祖又將犯人奪走。而對朱亮祖指控的三項罪名,道共卻未置一駁。
胡惟庸讀了奏章,忙又遣人去廣州核實,一方面向朱元璋奏聞。朱元璋閱了,很是欣
賞道共敢以職卑而斥言大臣不法事,骨鯁可嘉,連忙遣使馳往廣州,赦免道共。這位使者晝夜兼程,竟與前一使者同日到達廣州。可惜他到底晚了一步,等他到達廣州衙門時,只見道共的頭顱已高懸旗竿示眾,鮮血猶熱。使者大為嘆惋,宣讀了皇帝赦旨,令以官禮安葬道共屍體。廣州人民本來認為道共冤枉,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