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第1/2 頁)
打量日頭,已近正午,陳默尋思著反正也不早了,不如去跟劉右打個招呼再出城不遲。不想念頭方出,便聽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急忙循著聲音的方向望去,就見城門外,一人身穿紅袍,神色肅然的望著自己,竟然是內書堂的先生沈鯉。
他不在內書堂,怎麼在這裡?
懷著這個疑問,陳默暫時放下了去找劉右的想法,加快腳步追了過去。
&ldo;學生陳默,見過沈先生,您這是……?&rdo;看沈鯉的樣子是要出城,陳默一邊行禮一邊問道。
沈鯉的表情一如既往,並不因為陳默穿上了蟒袍就有所變化,淡淡的虛扶陳默一把:&ldo;印公無需多禮……本官剛從文淵閣出來,正要回內書堂。&rdo;
&ldo;沈先生千萬別叫學生什麼勞什子&l;印公&r;,還是叫咱&l;少言&r;最好,&rdo;陳默先客氣一句,接著問道:&ldo;文淵閣不是內閣辦公的地方麼,先生……?&rdo;
此刻二人已經出了東華門走出老遠,沈鯉沉默片晌,突然開口:&ldo;告訴你也無妨,馮保屢糾親信言官彈劾首輔,太過猖狂,本官瞧他不慣,進言張申二位輔臣,不能再作甘草,以免眾臣工寒心。&rdo;
☆、第七十四章 抉擇
所謂甘草之說,乃先朝對首輔徐階的貶稱,一代名臣海瑞目光犀利,言語直率,不齒徐階&ldo;榮悅順從&rdo;,說他只能算是個&ldo;甘草閣老&rdo;,貶低之意不言而喻。這點對於精通歷史的陳默來說,自然知之甚祥。
正因如此,沈鯉的這短短几句話分外讓他震驚‐‐倒馮大戲,難道由沈鯉拉開帷幕?
張申兩位內閣輔臣絕非善男信女,事實上,無論歷史對二人評價如何,若果二人真乃良善之人,必定也無法進入內閣,左右朝局,成為天下文官的代表。
其實,自從內閣制度發展到現在,每一位能夠當上首輔的大臣,誰都不是易與之輩,其中包括海瑞口裡的&ldo;甘草閣老&rdo;,當然也包括如今的首輔張四維以及接替他成為首輔的申時行。
之所以面對馮保的瘋狂攻擊隱忍不發,陳默相信,絕非他們軟弱可欺,而是他們在等待一個最佳的爆發時機‐‐國人有個習慣,兩強交鋒,習慣性同情弱者,現在連一貫與申時行不太對付的沈鯉都坐不住了,說明二人的苦肉計已然成功,勝利的天平已經開始向他們傾斜。
&ldo;萬曆十年十二月壬辰(初八日),江西道御史李植上疏彈劾馮保十二大罪狀,帝怒,在張鯨的慫恿下聖旨批示:馮保欺君蠹國,罪惡深重,本當顯戮。念系竽考付託,效勞日久,故從寬著降奉御,發南京新房閒住。&rdo;
類似這樣的話在許多明史著作中記載,寥寥數筆,具體經過卻無一人提起。陳默一直懷疑,馮保跋扈由來已久,為何那十二大罪狀早不被人提起?張居正剛剛去世不過半年,就算馮保失去了外廷的最大奧援,可綜合最近這段時間的言官彈劾內閣輔臣一事來看,馮保在外廷仍有巨大實力。
現在親身經歷其中,他總算明白了,有些史實,基於某種原因,被隱藏在了歷史的迷霧之中。萬曆或許早就看馮保不順眼,或許早就想收拾他,不過,對於他那樣的性格來說,假如馮保不做出太過出格的事情,他是不會使出那樣雷霆的手段來對付馮保的。馮保有了異心,卻又沒有成功,才是他走向毀滅的根本原因。
聯想到馮保讓張大受轉述的&ldo;有要事相商&rdo;,陳默剛剛放鬆一些的心,重新又揪了起來。
&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