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 > 六三章 心意

六三章 心意(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天牢裡走出的長生獄主剛剛被貶,你告訴我這裡是遮天?我是慕容復的舅舅蓮花樓之歲歲年年不相負盾矛黑白重生武俠,曼陀山莊少主冥冥江湖怪俠我來也1四歲萌娃闖江湖神鵰:跟華箏相好,震驚郭靖黃蓉俠客無情劍影修仙逍遙的長生之路少歌之我先行【世人皆白續】射鵰三部曲同人:南枝落玉蝶快穿:宿主走劇情後世界又崩潰了諸天:萬界簽到系統開局穿越天龍:你讓我身敗名裂?逍遙神鵰家母穆念慈綜武:滿級魅力的我,真是太難了綜影視之每個世界都是新開始

正宗的修行者一個個山高水遠,不是藏在深山老林看雲捲雲舒,就是扮作凡人遊戲紅塵。

沒有緣分的一輩子也別想知道修行者的存在。

相比起天地大道的高遠誘惑,世俗的金錢美色權力又算的了什麼?完全不值一提。

至於作妖為害的,妖魔鬼怪、走上邪路的,自然有人收拾他們,譬如錢塘君,不就在坐牢麼——基本不必凡人操心。

是兩個世界。

常昆雖有不同,與世俗牽連稍深,可也僅此而已。他越是厲害,便越感覺世俗的淡泊無味,沒甚意思。

因為只要他想,世俗的任何東西都可以手到擒來。得不到的才讓人念念不忘,而能輕易得到的,譬如路邊的一粒沙子,又被誰放在眼裡?

也只有孫恩這路數,專修某種法門的,才玩這個道道。

便譬如常昆上輩子拜讀過的封神演義,裡面的一些內容無疑說明的不少道理。周武伐紂,些個修行中人,只要頭上頂了官職的,不論死沒死,最後都被封神了,一個沒落下。

而如十二金仙那種,皆無官職在身,只要沒死,事後還做他的逍遙仙。

不冠以官職,便是為了最大程度的避開人道龍氣的影響,渡盡劫波之後仙還是仙。冠以官職的,便不行,劫數過後便不再是仙,而是神。

至於死了的,那當然都是神了。死過一回,再你給條好路,已是上天垂憐。戰敗的一方自然也沒話說。

當然,封神演義只是演義,不能說明什麼。但其中有些東西,是兼顧了修行者與人道之間的關係的。

常昆也沒必要給楊高解釋太多,幾句點明即可。

楊高這次來,是請常昆去會稽與陶侃一會。陶侃率兵剛剛抵達會稽,手頭上有很多事要做,抽不開身,否則他會親自來。

常昆當初既然應允了他們,這事便不能不管。與楊高喝了杯茶,便動身往會稽而去。

到了會稽,城中景象雜而不亂。此時陶侃正在整頓山陰秩序,為佔據會稽作準備。一待擊滅孫恩,就要公開割據態勢。

楊高對常昆說:“使君昨夜方至山陰,便一一約見城中世家、豪強,以試探他們的態度。”

除了一早就有結連的志同道合的。其他的都要陶侃親自做一個排除,以確定是司馬氏、當前秩序的死忠,還是有可能爭取的牆頭草。

若是死忠,自然要設法清除。若是牆頭草,便要逼之倒戈。

到了郡府,常昆見到陶侃,這是二者之間的第二次會面。

“陶使君。”

常昆長笑一聲抱了抱拳:“常昆來也。”

換個文雅的,這會兒該說‘使君多日不見,一向可好云云’,但常昆沒這習慣。

陶侃眼中頗多血絲,但精神極好,笑著拱手:“常君別來無恙。”

“無恙,無恙。”常昆笑道:“使君看起來也不錯。”

陶侃道:“請坐。”

兩個人分賓主落坐,楊高一旁陪侍。

陶侃明顯比上次在郴縣時老了不少,面上顯出風霜。這次貶謫,對他的影響不小。不就說交州那地方,現在窮山惡水,不是本地人根本呆不慣。

不過這位使君眼睛仍然清澈,神情仍然安泰。

“猶記得上回見常君,還是在荊州。”陶侃含笑道:“當時如見天人,以為威猛。而今已返璞歸真矣。”

常昆笑道:“人總要變。”

“是啊。”陶侃略微感嘆:“人總是要變的。這世間萬物,都脫不出一個變字。先賢著一部‘易經’闡明瞭一切,可惜能懂的,卻少之又少。”

“是懂的不願去變吧。”常昆笑哈哈道:“人得了好處,就想永遠抓在手裡。”

目錄
凡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