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第1/2 頁)
曹操回答司馬懿說:&ldo;人倘若不知足,便要吃苦。我已經得了隴,難道還希望有蜀嗎?&rdo;
曹操的另一位主簿劉曄,也勸曹操立刻進兵取蜀。曹操仍舊不聽(主簿的職位,相當於秘書處處長,而並非完全相同於秘書處處長。主簿可以有兩個或更多,而今日的秘書處處長只能有一個,其餘的只能稱為副處長)。
曹操把劉備的能力估計得不高(雖然當年曾經在許縣為了拉攏劉備,說劉備是英雄,除他本人以外的唯一的英雄)。因此,曹操覺得留下了夏侯淵,加上張郃與杜襲,便足夠對付劉備。
杜襲是一個文人,出生在豫州穎川郡定陵縣,這時候在曹操下面當丞相府長史(秘書長)。曹操給他以&ldo;駙馬都尉&rdo;的官銜,叫他主持漢中三郡的政務。他待老百姓很寬厚,有八萬多逃到了山裡去的人聽他的話,從山裡面出來,搬家到洛陽與鄴縣去。
張郃是冀州河間郡鄚縣人,在冀州牧韓馥下面當&ldo;軍司馬&rdo;,打黃巾有功;其後在袁紹下面升到了&ldo;中郎將&rdo;一級,投降曹操,被曹操拜為&ldo;偏將軍&rdo;,打了不少的仗,升為&ldo;平狄將軍&rdo;。夏侯淵打馬超與宋建,他是夏侯淵的得力幫手。
曹操叫他也留在漢中,和夏侯淵在一起。他帶兵越過大巴山,深入巴東、巴西二郡,用說服或脅迫的方法,搬出了幾萬人口,向漢中郡的方向移動,走到(今日四川渠縣之東的)宕渠山,被張飛擋住。兩軍相持了五十多天,張飛獲勝。張郃率領殘部,回去了漢中郡的郡治南鄭縣。
張飛在宕渠山的崖石上,留下了一塊碑,字寫得十分雄壯,文句也極其有力:&ldo;漢將軍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郃於宕渠,立馬勒銘。&rdo;有人以為這是他的秘書寫的。我認為,當秘書的先生們另有所長,寫不出這樣的碑。這樣的碑,只有像張飛那樣的大英雄,才寫得出。
曹操接到張郃吃敗仗的報告,不僅不處罰他,反而升他為&ldo;蕩寇將軍&rdo;,使張郃感激得五體投地。
此後,直至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大舉向漢中進攻,曹、劉兩軍的接觸不多。
建安二十二年十一月,劉備先對曹軍作試探性的攻擊,派張飛屯駐在(甘肅成縣之北的)固山,另派吳蘭率兵屯駐在(成縣之西的)下辦等處。曹操也派了曹洪與曹休來對敵。曹洪這時候是&ldo;都護將軍&rdo;,曹休是&ldo;騎都尉&rdo;、&ldo;參洪軍事&rdo;。
曹操吩咐曹休,&ldo;你雖然在名義上不過是曹洪的參軍,實際上卻是統帥。&rdo;曹洪知道了曹操有過如此吩咐,就索性讓曹休主持一切。
劉軍揚言,張飛屯在固山的兵,是作為切斷曹軍後路之用的。曹休告訴曹洪,倘若劉軍真想叫張飛切斷曹軍的後路,便不會大肆宣傳。&ldo;我們只要先打敗了吳蘭,張飛就會放棄固山而走。&rdo;次年(建安二十三年)三月,曹洪、曹休擊敗了吳蘭,張飛果然撤了固山之兵而去。吳蘭逃到氐人的部落裡,被殺。
二二、劉備攻取漢中
劉備並不因為吳蘭被殺、張飛退軍,而放棄他的攻取漢中的計劃。他自己也已經率領了十萬左右的兵,到達前方,向著陽平關進軍(當時的陽平關,在今日陝西沔縣的西北,不在寧羌縣的西北)。
在他左右當智囊的是法正。諸葛亮必須留在成都,坐鎮後方。
劉備一舉而佔領了陽平關,在陽平關停頓了一些時候。於建安二十四年的春天,帶軍隊向南,渡過漢水的一個支流沔水,依著當地的山勢,逐步向南移動,選定了定軍山的山坡之下紮營。
夏侯淵不知是計,用了全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