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第1/2 頁)
董厥不僅在景耀元年做了尚書令,而且在景耀四年,以&ldo;輔國大將軍&rdo;的官職,&ldo;平尚書事&rdo;。&ldo;平尚書事&rdo;,在名義上比&ldo;錄尚書事&rdo;的權力較小,其實權力是一樣的(平字的意思,是&ldo;秤&rdo;,是&ldo;權衡輕重,決定如何處理&rdo;。其後的幾個朝代,&ldo;真宰相&rdo;的官銜有的是&ldo;平章事&rdo;、&ldo;平章軍國重事&rdo;、&ldo;與中書門下三品同平章事&rdo;,因此這&ldo;平章&rdo;兩個字成了真宰相的簡稱。這裡面的&ldo;章&rdo;字,是名詞,似乎指&ldo;文章&rdo;、&ldo;檔案&rdo;。&ldo;三品&rdo;兩個字,不是說真宰相的官階只有&ldo;三品&rdo;,而是指&ldo;三品以上的官&rdo;。那時候,當真宰相的人,要會同中書與門下兩個省(院)的三品以上的官,一起研究重要的檔案與政務,所以他的官銜才叫做&ldo;同中書門下三品平章事&rdo;)。
董厥開始做&ldo;平尚書事&rdo;,為時太晚,不過兩年蜀漢就亡。在這最後的兩年,在董厥下面當&ldo;侍中,守尚書令&rdo;的是他的小同鄉、平氏縣義陽鄉人樊建。他們二人有能力處理庶政,同時支援在前方作戰的姜維,卻沒有辦法控制宦官黃皓。
不過,宦官黃皓之壞,並沒有壞到了該負亡國責任的程度。
那末,該由誰來負呢?第一,當然是後主自己。第二,是竭力主張投降的譙周。這些話,我要等到敘說鄧艾與鍾會兩路伐蜀之時,才能細說。
我在這一章裡,約略敘過了董允到樊建這幾位當過尚書令的人,用意在於說明諸葛亮不是沒有留心到獎拔人才。在董允以前,蔣琬與費禕均做過尚書令。這兩人是諸葛亮有生之年的好幫手。更前於蔣琬的,有法正、劉巴、李嚴、陳震,四個人,都當過尚書令。
法正與李嚴的為人,我以前作過批評。劉巴,依照胡健中先生的意見,是一位值得重視的人物。他是荊州零陵郡烝陽縣人,在曹操大軍壓境之時,別的荊州名士一窩蜂跟隨劉備向南逃難,他卻向北走,投奔了曹操,其後又接受曹操給他的任務,回家鄉,爭取荊州南部四郡。終於流落到交阯。又來到了益州,偏偏遇到劉備拿下益州。終於被劉備的情義所感動,死心塌地,先後作&ldo;西曹掾&rdo;與尚書令,辦了不少事,而對外保密。他去世於章武二年(公元222年)。
陳震是荊州南陽郡人,長於辦外交,出使東吳,訂成了漢、吳同盟的條約。他在建興三年以後,一度做過尚書令。
三一、曹家的事
曹操有過二十六個兒子。這些兒子,一個是元配丁氏所生,叫做曹修,其餘的廿五個是十二個小太太生的(不曾生過兒子的小太太,在《三國志》裡面都沒有記載)。
他所最喜歡的一個兒子,叫做曹沖,是一位&ldo;環夫人&rdo;所生。曹沖人極聰明,在很小的時候就懂得(或是發明瞭)用浮在水中的船,稱一頭大象的體重(曹沖叫人把象牽到船裡,看這個船入水有多深,在船邊劃下記號;然後把象牽走,放入大小石頭,到船邊的入水記號相同為止;最後,把大小石頭一一稱其重量,加起來,那便是象的體重了)。
曹沖不僅聰明,而且心也極好。有一次,曹操掛在倉庫裡柱子上的馬鞍子被老鼠咬破了。管庫房的人心驚膽跳,怕被曹操發現了,就會一怒而處他以死刑。曹沖叫他不要怕,就把自己的一件衣服故意用刀子弄破一個洞,先讓曹操看見,而且做出很愁的樣子。曹操問曹沖:&ldo;你為什麼發愁呢?&rdo;曹沖回答:&ldo;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