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青春(第1/2 頁)
《那些年》的劇情很簡單,劇本寫起來也並不難,不過原版的電影裡背景是寶島,和大陸的很多情況都不一樣,這一點肯定是要大改。
除了背景不同,原版的《那些年》裡面,還有一些限制級情節,這種情節在大陸肯定是過不了審的,當時在大陸播放的時候,也把這一段給減了下去,所以大陸的版本要比寶島的版本,少了五分鐘的劇情。
三天的時間修修改改,鹿鳴很容易就把《那些年》的劇本初步搞定。拿著劇本到了公司,鹿鳴找到鄭康平。
拍青春電影,鄭康平是老手了,鹿鳴的第一個電影《快把我哥帶走》,就是鄭導的手筆。而且《那些年》劇情簡單,也不需要啥高超的攝影技巧,原版本的導演九把刀,就是個寫小說的,一次電影都沒拍過,可拍的出來的電影,照樣也挺好看。
“鳴兒!抱歉啊,路上堵車,來晚了點!”
鄭康平一臉歉意的推開辦公室的門。
休息了一段時間的鄭導胖了點,黑了點,不過不憔悴了,眼睛有神,紅光滿面。
《人民的名義》取得這麼好的成績,鹿鳴也不吝嗇,每個人都給了獎金。尤其是鄭康平,作為統籌一切的導演,他的獎金最高,鹿鳴直接給了兩百萬。
而透過《人民的名義》爆火,鄭康平這個導演也算是一戰成名,成為了現在最炙手可熱的電視劇導演。不少媒體堵著門採訪他不說,各大影視公司也不停地拋來橄欖枝,想要讓他去執導電視劇。
有了錢有名之後,鄭康平吃嘛嘛香,身體倍棒,感覺整個世界都美好了起來。
“鄭哥,看來最近休息的不錯嘛,肚子都大了,沒少吃好東西。”
笑著調侃了鄭康平一句,鹿鳴起身和鄭康平一起在沙發上坐下來。
“好東西是吃了不少,我還出去玩了一圈。給,這是我給你帶的特產,挺有意思的小玩意兒。”
鄭康平說著,拿出來兩個巴掌大小的彩色泥人。
“嚯!您這是去的天京?”
鹿鳴把這泥人接過來,發現是個大胖娃娃,一男一女,圓滾滾的,捏得還怪好看。
至於為啥一說到泥人就想到天京,那主要還得感謝馮驥才老師。
記得初中的時候,語文課文裡有一篇馮老師課文,講的就是天京的泥人張,一個原名叫張明山的人。他還記得那個課文的開頭第一句: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
人教版課本。
也不知道現在的課本這篇課文還在不在。
“啊!天京近啊,從咱這到天京也就一個小時,而且到了之後還能聽相聲,我在茶館裡聽了兩天相聲,順道買了兩個泥人送你。”
仔細地拿著兩個泥人看了看,鹿鳴把泥人放在一邊。
“鄭哥休息好了嗎?”
“肯定休息好了啊。”
“那咱看看新劇本?”
把列印出來的《那些年》劇本遞給鄭康平,鄭康平慢悠悠的看起來。
《那些年》的劇情很簡單,就是那種淡淡的小清新,沒過多久,鄭康平就把本子看完。
表情有點惆悵。
這個劇本弄得他有點想到學生時代喜歡的那個女孩,那種青青澀澀的感覺。
不過人家早就結婚了,孩子都上了小學。
“最後男女主沒在一起?”
“恩。”
“有點可惜。”
是挺可惜。
尤其是原版,沈佳宜最後更是嫁給了一個感覺上哪哪都不怎麼樣的,比她還大了八歲的中年男人。
但是《那些年》能成為一些人的青春回憶,和這個結尾,也有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