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第1/2 頁)
眾所周知,因激於民族危亡的義憤,楊虎城和張學良於1936年12月12日發動了&ot;西安事變&ot;,對頑固堅持&ot;攘外必先安內&ot;政策的蔣介石實行兵諫,痛陳他們的抗日救亡主張&ot;西安事變&ot;和平解決後,張學良被判十年徒刑,公開監禁楊虎城雖暫時逃過蔣介石的處罰,但被逼交出兵權,帶著夫人幼子及隨員&ot;出洋考察&ot;,遊歷了歐州各國
誰料到,他一回到國內,就被蔣介石無理拘押了起來在這十餘年的囚徒日子裡,楊虎城夫婦及幼子和獄中出生的女兒,大部分時間被監禁在貴州深處的息烽這裡地處黔西北,交通不便,資訊不通,易於監管軍統在抗戰爆發後,精心選定該地,建起了集中營,作為關押各類&ot;政治犯&ot;的重要場所
同張學良相比,楊虎城雖是西北軍名將,但實力、地位、影響力當然不可同日而語至關重要一點,蔣介石一直固執地認為,&ot;西安事變&ot;的發動,主要責任是楊虎城和共產黨,至於張學良,則是&ot;少不更事,誤入歧途,受了別人矇騙和蠱惑&ot;換言之,在蔣介石心中,楊虎城是&ot;元兇&ot;,他一直在心裡恨得癢癢的,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只是礙於內外輿論,始終不敢下手而已
張學良這時也被長期幽禁,但處境遠比楊虎城強子女未受牽連,還被送往美國接受教育,兩位如夫人更是輪番陪伴其次,張學良承襲家業根基,龐大的東北軍虎倒餘威在再者,張學良與國民黨上層如宋子文、宋美齡兄妹和不少達官顯貴交誼甚厚,他本人還曾是掛名的陸海空軍副總司令綜合方方面面因素,蔣介石不能不有所顧忌
楊虎城就不同了&ot;西安事變&ot;前,他只是西北軍的一方小諸侯,歷來與國民黨上層人物交遊甚少&ot;西安事變&ot;後,覆巢之下的十七路軍已被打亂建制,重新整編因此,楊虎城的處境特別艱難3個年紀稍長的兒女雖被共產黨妥善安置,但身邊的幼子拯中和幼女拯貴一直不能出獄,為的是怕暴露其被關押的行蹤
至於其夫人謝葆貞,非但不能和青史留名的紅粉佳人趙一荻相比,而且在監禁中不堪折磨,悲慘地死去了
這成了楊虎城心中特別的傷痛本來,抗戰勝利後,楊虎城一家四口高興異常面對息烽那碩大無朋的玄天洞,楊虎城精神一下好了起來八年抗戰,中國取得了勝利蔣介石肯定會將個人的怨憤拋於歷史的煙雲中,釋放他出來不說領兵打仗,建功國家民族,至少,一家人的自由會得到恢復
然而,數月過去,仍不見動靜楊虎城輾轉反側,親自給蔣介石寫信,幾回拭筆,撕了寫,寫了撕,最終又覺不妥,還是期待蔣介石能主動釋放自己
玄天洞的槐花飄落了山谷,楊虎城迎來了1946年的深秋
突有一天,息烽集中營被裁撤解散,全部搬去了重慶過去那些凶神惡煞的特務也主動陪著笑臉,一口一個&ot;老先生&ot;,&ot;恭喜您馬上就要畢業了&ot;楊虎城一家終於吁了一口氣,八年監禁,一朝自由,該是何等的快慰
可是,他們一家很快就失望了,楊夫人謝葆貞情緒更是跌落到了谷底當一家人滿懷希望來到重慶,卻被直接送到歌樂山國民黨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單獨囚禁在了楊家山的一所平房內
楊虎城倏地明白,命運的樊籬又在人生旅途中築起了一道不能逾越的屏障失望之餘,他終日長籲短嘆夫人謝葆貞更是怒不可遏,常常公開叫罵蔣介石全無心肝,一幫狗特務不是人
一年後,謝葆貞在憤恨中寂然逝去
落魄夫妻百事哀楊虎城帶著嚎啕痛哭的一雙兒女,撲倒在夫人冰涼的遺體上,久久不願離去後來,他將夫人遺體火化後,日夜懷抱幼女,以夫人的骨灰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