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第1/2 頁)
&ldo;原來他是因此而生氣?也難怪,畢竟都是皇族麼……&rdo;李誦乾嚥了一口唾沫,反過來勸慰這個發怒了的漢王,連連擺手道:&ldo;皇兄息怒、息怒!其實在我看來,李懷光這封信雖然無禮之至,但也有幾分可取之處。&rdo;
李世民看了李誦幾眼,也靜下心來再將李懷光的來信看了一遍。李懷光的這種信,放著是在貞觀朝時,那簡直就是大逆不道的向皇權挑釁,罪同反叛。可李世民細下一尋思,眼下這個世道,皇帝和朝廷,在手握重兵的節度使面前,還有什麼威信可言?比起那些公然反叛朝廷的叛臣蕃王,李懷光,已經算是很本份的了……
李世民只能無奈的苦笑一番,算是贊同了太子對於這封信的一些看法。
信中,李懷光大肆抱怨,朝廷對於功臣和靖難之師太不重視,只賜了一個虛職頭銜,連錢糧都不予支援,更沒有該得的賞賜,著實令忠於朝廷和皇帝的臣子士卒們寒心;而且朝中奸臣當道,就是禍國殃民的禍根。以盧杞等人為首的奸佞小人,苦心孤詣不讓李懷光入朝見駕,根本就是嫉賢妒能,挑撥君臣關係。有盧杞等人在,朔方軍難以眾志成城破頑敵。
接下來,李懷光又列舉了盧杞等人的數十條罪狀,諸如貪贓枉法、結黨營私、打壓功臣等等,林林總總的寫了好幾頁,然後強烈的要求彈劾盧杞一干人等!
李世民心中還是暗自有些惱怒:盧杞使奸,你李懷光就要使橫麼?!李懷光,就算皇帝依你所奏罷免了盧杞等人,你自己又知不知道,皇威難犯,你一個駐外的領兵大將,這次如此強橫的干涉朝堂內政、挑戰皇帝的忍耐限度,可是犯了大忌!日後,誰又能饒得了你?
還是,你李懷光,根本就是在挑釁、找藉口,本身心中已有了不詭的企圖?
想到這一層,李世民不由得感覺心頭一緊:如果眼下,手握重兵、近在咫尺的李懷光要鬧事,那豈不是如同養虎於榻?
李誦看著李世民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有些忐忑不安的問道:&ldo;皇兄,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嗎?&rdo;
李世民緩緩的搖了搖頭:&ldo;現在還說不好,只是有一些不好的感覺……對了,太子,對於這個李懷光,你瞭解嗎?&rdo;
&ldo;從未見過,不太清楚。&rdo;李誦茫然的搖頭:&ldo;不過早早聽聞,他是胡人,好像是……渤海靺鞨人,本姓茹,後來因戰功被先皇賜姓作李。這幾年一直在邠寧、朔方一帶帶兵,奉命抵禦吐蕃,因此讓吐蕃不敢南侵。看來此人,在帶兵打仗上面,還是十分的在行。&rdo;
倒也是個人才了……李世民暗自沉吟了一陣,說道:&ldo;李晟和渾瑊,肯定對這個人比較熟悉。要不我們將他二人喚來問問?&rdo;
&ldo;如此也好。&rdo;李誦贊同。
俱文珍出去了半晌,好容易才將李晟和渾瑊請了來。二將進到帳中,看到太子和漢王在深夜同座議事,先是微微吃了一驚,然後才行禮參拜。李誦和李世民請他們坐了下來,二將推辭了一番,才謹慎的坐到了二人側席。
李世民問道:&ldo;渾大帥,李將軍,你們二人,對朔方節度使李懷光,可曾熟悉?&rdo;
李晟和渾瑊對視一眼,各自說道&l;略有耳聞&r;、&l;知其一二&r;。看來他們還都是比較謹慎小心,不大願意在人身後議論事非。
李誦笑了一笑說道:&ldo;二位不必顧忌什麼,眼下我們有一些重要的事情,想請教二位的意見。就是想透過二位,瞭解一下這個李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