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機器當道(第1/3 頁)
大夥笑著鬧著把銀子領了,最後楊浩給周老三和藍峰一人三百兩銀子,一百兩是這個月工錢,一百兩是出海工錢,一百兩是獎金。
總共才發了6580餘兩銀子,純銀。
連這次賺的百分之一都沒有。
發完了銀子,楊浩回到台州府,從各家商賈那裡調來10輛四輪大馬車。
先把3573噸金錠銀錠拉回村外鐵匠作坊,開爐鍊鋼用砂模鑄造法,澆注十幾個大保險箱裝金銀銅,調來20個沒什麼事兒的船員日夜持槍守衛鐵匠作坊。
每天給各家送10馬車日本特產的貨變現,再每天給鐵匠作坊送15噸銅錠,直到貨和銅錠送完。
跑海貿賺錢了,當然得請客吃飯了,為此楊浩又在家裡請地方官員、大戶、商賈吃了一餐,這才開始做事。
楊浩用過西班牙雙柱銀幣,那玩意重25-27克之間,百分之九十的純度,相當於7錢銀子,大明百姓卻當成8錢銀子,甚至一兩銀子。
所以自己設計了幾種金銀銅幣,爭取把純度提高到最高,再增加一些其它材料讓金銀銅變硬變耐磨。
大明是銅本位貨幣系統,只鑄有銅錢,白銀只有官方鑄造的官銀,一般不在市面上流通,市面上流通的是民間私鑄銀。
私鑄銀質量參次不齊,含銀量高低有別。
所以百姓商家用銀都會帶一種小型精密的戥秤,一把剪銀子的剪刀,一團收集銀屑的軟泥。
銀子也要看成色評估含銀量,含銀量再乘以重量等於純銀,買賣以純銀重量結賬。
非常不方便,所以含銀量穩定在百分之九十二點幾的西班牙雙柱銀幣才這麼流行,這麼受百姓認可。
用含銀量高的金幣銀幣,進行大宗和中宗交易時不用剪下,只有不好找零時才會剪下,楊浩打算把銀幣做成像硬幣那麼硬,你們再剪下一個試試?
鑄幣不要火耗的啊?
再把輔幣搞出來不就好了?
金銀銅幣正面是明長城,中間有簡體一文、十文、一錢、一兩的大字樣,下方有925金(銀、銅)小字樣,上方有大明帝國銀行的小字樣。
背面是一圈麥穗圍著國花牡丹,下方有崇禎十三年鑄的小字樣。
側面一圈淺淺的圓潤鋸齒。
設計嘛,不新穎,但模具一定要雕刻的非常精細,以後用模具鑄壓。
銅幣分兩種,一種帶方形孔的一錢373克重,當一文。一種的373克重的,當10文或一分,和大洋差不多。
銀幣分兩種,一種帶方形孔的373克,當一錢銀子,一種類似大洋的銀幣,重373克,當一兩。
金幣分一種,373克,當一兩。
樣式都一樣,顏色不一樣,幣值字型不一樣。
1錢373克的小銀幣還有個好處,大明一直缺銅和銀,這些年貿易入超嚴重,大明的白銀不缺了,銅依然缺。
百姓在上百文銅錢交易時一般都用銅錢和銀豆子,把一百文換成373克小銀幣,不僅重量更輕,攜帶更方便,還能省下近乎百倍的銅。
等小銀幣流行開來後,大明就不缺銅用了。
楊浩託首飾店工匠,在錳合金模具上雕刻出雕版來。
帶著鐵匠把這些金銀銅錠融化,提純到925以上的純度,再各自加一些銅、鉛、錫硬化,銅、鉛、錫只加一點點,只為硬化,含金銀銅量依然是925。
做好後和鐵匠一起研究機器,造槍造炮還是機器更專業點,不然請一幫鐵匠手工敲打費時費力還費錢,做出來的質量很難保證。
有了機器以後想造什麼造不出來?造機器不犯法,造炮造火槍犯法,我只造機器,平常先用著,等需要時隨時可以造槍造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