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第1/2 頁)
感慨之餘,孟子帶著遺憾又返回了鄒國。
而他的弟子樂正,亦辭去了在魯國的官職,跟著老師返回了鄒國。
此後,孟子便不再遊走列國,留在鄒國教授弟子學業,並與諸弟子編著《孟子》,即他周遊列國時的所見所聞,以及與各國君主的對話。
從四十五歲初次造訪齊國,到六十餘歲放棄週遊返回鄒國,孟子有近二十年時間在推行他的主張,前後去過齊、魏、宋、滕等國家。
而在這些國家中,滕國是唯一完完全全施行他仁政主張的國家,其次是宋國,有所保留地施行了他的仁政主張,至於齊、魏等國家,他的主張絲毫沒有得到重視。
正因為如此,對於滕國遭到攻擊,孟子是感到非常痛心而憤怒的,然而進攻滕國的恰恰就是宋國,這讓他更為感到痛心——因為宋國施行的是惠盎的仁政國策,而惠盎的仁政國策,其實就是他孟軻的仁政之策。
因此,宋滕兩國開戰,在孟子看來就彷彿他的兩名弟子自相殘殺,這如何不讓他感到痛心?
但即便如此,孟子對宋國仍保留著幾分寬容,尤其是當面對惠盎的時候。
他對惠盎說道:「當年老夫見魏國現如今的君主魏嗣時,就曾對他說過,當今天下國君,沒有一個不嗜好殺人的,倘若有一名君主不嗜好殺人,普天之下的百姓都會仰望於他,歸附於他,就好比水往低處流,誰能阻擋呢?宋王欲行王政,然殺孽過多,嗜殺的君主,是註定無法奪取天下的。」
「在下受教。」惠盎恭敬地說道。
看著畢恭畢敬的惠盎,孟子長長嘆了口氣。
其實他也明白,惠盎雖然不是他的弟子,但是在王道、仁政這一塊,惠盎卻毫不遜色他真正的弟子,最關鍵的還是在於宋王偃,那位君主還是無法真正領會「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道理。
不過即便如此,孟子對宋國仍然抱有期待。
這份期待,當然不是指宋王偃忽然迴心轉意,而是指宋國的太子「戴武」,或者稱「王子武」。
早在許多年前,當孟子意識到宋王偃尚武的性格難以扭轉後,便建議惠盎注重對於太子戴武的培養,畢竟宋王偃現如今已經五十多歲了,過不了幾年可能就會離世,到時候,宋國將由太子戴武來繼承,倘若太子戴武能徹底施行他孟軻、惠盎二人所提倡的「仁政」主張,宋國就能徹底變成以仁政治國的國家。
到那時,他孟軻的理念,或許就能在宋國得到實施。
聽聞此言,惠盎連忙說道:「夫子放心,我時刻謹記著夫子的教誨,不敢疏忽對於太子的教導。」
見此,孟子滿意地點了點頭。
此後數日,惠盎與蒙仲二人便住在孟子居,聽孟子講述「王道」、「仁政」主張。
其實這些「王道」、「仁政」主張,孟子主要是說給蒙仲聽的,畢竟,雖然蒙仲乃是莊子的弟子,可誰讓他對儒家思想卻頗為瞭解,再加上此子聰慧機敏,以至於孟子恨不得將他儒家思想亦傾囊相授。
而對於蒙仲來說,他本著技多不壓身的想法,亦虛心吸取孟子的思想,反正他已兼學道、名、兵三家的學術知識,完善一下他本來就有所涉及的儒家思想,這也不是什麼壞事。
就像他的義兄惠盎,這位可是兼顧了道、名、法、墨、儒等各家學術。
不得不說,相比較孔子時期的儒家思想,孟子的儒家思想確實已經上了一個臺階,至少已經「言之有物」,他的思想有很多都是正確的主張。
就比如「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這跟莊子曾經教導過蒙仲的,「用詭辯只能使人口服、用道理來辯才能使人心服」的道理一樣,都是金玉良言。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授蒙仲大概日後,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