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第1/2 頁)
而肥義,即白狄族肥氏一族的後人。
雖然從面貌上仍能看出肥義與中原人有所區別,但從肥義的言行舉止來看,外人實在很難想像這竟是一名「蠻夷」,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雖然肥義是白狄出身,但他在趙國生活了那麼多年,也早就與趙人無異了。
包括趙國派遣入宋為相的仇赫,以及派遣入秦為相的「樓緩」,前者是出身匈奴,後者是出身樓煩,但仍然是深受趙雍信任的臣子,且早已被趙國的文化所同化。
「小子,來這邊坐。」
見蒙仲身份特殊,肥義自然不會像對待普通少年那樣對待蒙仲,招招手邀請蒙仲在他與李史對坐的矮桌旁坐下,旋即指著蒙仲身上的胡服好奇問道:「宋國亦盛行此類胡服嗎?」
蒙仲如實回答道:「並不是,這是小子方才在城內遊逛時購置的,確實如趙人所言,便於活動。」
「呵呵呵。」肥義笑著點了點頭,旋即感慨地說道:「主父當年施行「胡服」改革時,國內貴族堅決反對,全賴主父恩威並施,才將那些人說服……可即便今時今日,國內仍有不少人於暗中抵制胡服……愚蠢。」
說到最後,肥義搖了搖頭,對於那些頑固守著「先王之法」的貴族很是不屑。
要知道在他看來,趙雍施行「胡服騎射」的改革,不亞於秦國的「商鞅變法」、與齊國的「鄒忌變法」,皆是能使國家變得更強的制度改革。
在趙國施行胡服騎射的改革後,趙國先於中原各國而擁有了「騎兵」這一兵種,陸續擊敗匈奴、婁煩、林胡等外族,別看趙雍謙虛地表示「趙國仍未有稱王的資格」,但事實上,趙國的軍隊目前已非常強大,強大到就連周邊的遊牧民族也無法像以往那樣侵犯趙國。
而這一切,都是「胡服騎射」改革帶來的成果。
在一番閒聊後,話題再度漸漸變得嚴肅起來。
李史對肥義說道:「今我宋國已攻滅滕國,將三軍兵力部署在齊國的薛邑,一旦貴國做好準備,則兩國便能聯手攻伐齊國……卻不知趙主父此次攻伐中山,是否能盡全功?」
肥義聞言看了一眼李史,笑著說道:「尊使是在懷疑我趙國攻伐中山的決心麼?」
李史沉思了片刻,最終還是搖了搖頭,他對肥義說道:「據在下所知,貴國此前已四伐中山,此次是第五次,而在第四次討伐中山時,貴國原本能攻滅中山,卻不知因何依舊扶持「尚」為中山王……」
肥義當然明白李史想說什麼,點點頭說道:「那時只因有齊國介入……」
「那麼這次呢?」李史目視著肥義正色問道:「不知此次,貴國可已做好與齊國作戰的決心?」
聽聞此言,肥義捋著髯須沉思著。
正如李史所言,趙國討伐中山國,在趙雍在位期間已經發生了四次,這次是第五次。
記得「馬陵之戰」後,魏國名將「龐涓」殞命,魏國短暫的「中興之相」,再次化為泡影,此後,魏相惠施促成「徐州相王」,使魏國與齊國結成聯盟。
而此時,齊國亦與楚國結盟,「齊魏楚三國聯盟」初步建立。
這個聯盟,引起了秦國的警惕,秦國立刻派遣張儀前往魏國,一邊遊說魏王,一邊攻伐魏國,軟硬兼施。
張儀到了魏國後,一方面迫使魏國臣服於秦國,一方面則聯絡齊楚兩國的大臣,試圖破壞「合縱抗秦」的戰略。
在面對秦國攻伐的情況下,魏惠王魏罃相當有骨氣,硬扛著來自秦國的壓迫,暗中惠施、支援公孫衍。
此時,公孫衍見齊楚兩國靠不住,便設法促成魏、韓、趙、燕、中山「五國相王」,希望這五個國家抱團抵抗秦國,同時也是為了防範齊國與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