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第1/2 頁)
團結工會成立後,團結工會和政府間的衝突不斷發生,零星罷工持續不斷,經濟形勢日趨惡化。
1981年2月11日,議會根據波蘭統一工人黨八屆八中全會的決議,任命國防部長
072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沃。雅魯澤爾斯基大將為部長會議主席,以代替約。平科夫斯基。次日,雅魯澤爾斯基在議會發表施政演說,呼籲團結工會停止罷工,結束動亂。他說:&ldo;現在我要求給我三個月勤奮工作時間,即90天安定的日子。
我們想利用這個時間整頓我國經濟中的基本問題,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處理最迫切的社會問題,制定並開始實行穩定國家經濟的綱領和長遠的經濟改革。&ldo;
1他提出了供應居民生活必需品,首先是食品,確保短缺消費品在社會監督下的公平合理的分配等10件當前政府工作的大事。他還向國內一切反社會主義力量提出警告:&ldo;一個國家裡不容有兩個政權並存&rdo;。
但是,雅魯澤爾斯基的呼籲沒有得到團結工會方面的響應。
罷工浪潮在繼續蔓延。
波蘭的經濟面臨崩潰的邊緣。
3月上旬,政府拘留了團結工會的顧問庫龍、米赫尼克等人。政府和團結工會的對抗在加劇。社會主義力量和反社會主義力量處於決戰的前夕。
1981年7月14日至20日,波蘭統一工人黨舉行了第九次非常代表大會。代表大會根據黨中央第一書記卡尼亞代表黨中央所作的報告,透過了協商和革新的路線。
卡尼亞指出:&ldo;造成目前社會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一是70年代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同一成不變的經濟管理體制和整個社會生活之間的矛盾;二是黨中央政治局不民主,脫離社會主義原則。&rdo;
他說:&ldo;日益增長的不滿,給開展反社會主義的敵對活動提供了土壤。成立了保衛工人委員會並開展了活動。一些集團創立了
1《雅魯澤爾斯基選集(1981~1987)
》,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頁。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172
今天的獨立波蘭聯合會。這些活動得到了西方顛覆中心的慫恿和支援&ldo;。
卡尼亞重申,黨將繼續堅決實現去年八九月協議。
團結工會中的極端派和他們的顧問,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支援下,有恃無恐,把波蘭統一工人黨提出的協商和革新路線視為軟弱的表現,使對抗進一步升級。
1981年9月4日,團結工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格但斯克開幕。
參加代表大會的有896名代表,他們代表全國940萬會員。大會分兩個階段進行,歷時18天,於10月7日閉幕。
大會透過的工會綱領,改變了登記時承認波蘭統一工人黨領導的初衷,譴責該黨對國家生活的&ldo;壟斷&rdo;
,宣稱:現政權已無力履行自己對社會的義務和有效地進行活動。為此必須由團結工會接管政權。綱領宣佈要建立多黨制的&ldo;自治共和國&rdo;。
大會還透過了告東歐勞動人民書,號召東歐工人建立類似波蘭團結工會的組織。鑑於保衛工人委員會的成員都加入了團結工會,保衛工人委員會宣佈自行解散。大會選舉萊赫。華勒沙為團結工會全國委員會主席。
波蘭統一工人黨在1981年10月16~18日舉行了九屆四中全會。全會討論了當前形勢,接受卡尼亞辭去黨中央第一書記的要求,選舉沃。雅魯澤爾斯基為黨中央第一書記。
全會以後,以雅魯澤爾斯基為首的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動員全黨、全軍和全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