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第1/2 頁)
二是對皇帝及內廷可能接受程度的把握。這時,督撫自身的諸多因素:能力、地位,對所奏事件把握的準確程度,文字語言的懇切、表達分寸的掌握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間接地對中央決策發生影響。
所以,凡事請旨而行既體現了中央對督撫的控馭,另一方面,正是這種制度,使督撫職權行使又具有了一定的擴張性晚清督撫事權的擴大就是在這一條件下出現的
正文 太平天國時期督撫權力的變化
更新時間:2011-9-15 9:01:48 本章字數:2303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清政府面臨巨大壓力,舊有體制難以適應軍事鬥爭需要,清政府不得不下放部分權力,首先是財政權
財政和軍事是清王朝中央集權的兩大支柱,變通,使統兵督撫的兵權與財權歸一依靠財政與軍事兩大後盾,督撫權力得到進一步擴充套件。
1財政權按清制,管理一省財政的是布政使,直接向戶部負責。
督撫對一省財政只有綜核之責,無直接調撥之權。鹹同軍興之時,一方面湘軍要就地籌銅,另一方面又要求迅速快捷地處理財政事務,於是軍興省份出現了一些管理財政的機構除前面提到的長沙、武昌厘金局、江西牙厘局、長沙東徵籌銅局外,還有厘金鹽茶局、百貨厘金局、洋藥厘捐局、鹽局、運局、督銷局等等4這些機構大多由督撫派專員經理,有的雖由藩司管理,但所收錢財悉歸統兵督撫呼叫,致使藩司僅有會核之名,而無實際察銷之權省之財政,直接由督撫控制。
2司法權清制,重要案件即軍流、死罪人犯經督撫覆審後需專案諮報刑部批覆,其中死刑案件要向皇帝具奏;每年還有省及中央二級的&ldo;秋審,制度進行覆核,覆核後由皇帝裁決總之,生殺大
權在中央。
太平軍興以後,各地案件增多,鹹豐不得不要求地方對匪首要犯&ldo;就地&rdo;但開始時還反覆強調&ldo;一面奏聞,一面&r;,叭鹹豐二年,曾國落奏請對&ldo;土匪立行&rdo;,提出的理由是:當此有事之秋,&ldo;不敢不威猛救時&rdo;,所以應&ldo;不復拘泥成例&rdo;他還設立審案局,自派委員兩人專辦此事。鹹豐硃批&ldo;辦理土匪,必須從嚴,務期根株淨盡&rdo;只賦予地方以獨立的生殺權。此後,隨著一批統兵大員身任督撫,&ldo;就地&rdo;成為督撫的重要事權一是範圍擴大,同治元年(1862年)上諭,允各省對&ldo;遣散兵勇&rdo;&ldo;逗留滋事搶擄民物者&rdo;,可按照軍法立斬裊示3同治二年,廣東督臣毛鴻賓、撫臣郭禽熹奏請獲得對&ldo;逆匪盜犯&rdo;的就地權。就地的範圍還擴大到馬賊土匪、持械搶劫、&ldo;奸徒誘拐並非情甘出口民人販賣出洋&rdo;等4二是辦案程式變通,即由地方官審訊,察明督撫即可執行,無須事先奏報和覆核。隨著就地權的獲得,地方辦案機構也隨之產生。除鹹豐三年曾國藩設立的審案局外,其他省還有待質公所、發審局、候審所、請訟局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且均由督撫親自派員負責
3用人權。
按原有制度,督撫有保舉權,範圍為道府州縣衙門的正印、佐雜和教職人員。但保舉額有規定,如雍正即位後命凡道府州縣等親民要職,總督保舉三員,巡撫舉二員5當所轄地方官出缺後,督撫可以題本或奏摺的形式向朝廷提請由所屬現任官員中擇人補授,但只限於省內的最要缺和要缺,其餘皆為部選。這就是說,督撫的保舉用人之權是有一定限制的。軍興以來,大批地方官因兵敗或黝或罷或死,對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朝廷被迫改變定製,屢屢降旨,要督撫不拘資格,保薦人才。鹹豐十一年十一月,上諭命督